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3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后囊膜破裂常伴有玻璃体脱出,若处理不当常影响手术过程和手术效果.我们采用黏弹剂封孔,驱赶残留的核块及皮质,无灌注抽吸皮质,玻璃体脱出行前节玻璃体切割,然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是内眼手术最可怕、最严重的罕见并发症,一旦发生,能挽回视力者甚少,最终多致失明。本院曾遇到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杆菌性角膜溃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方法探讨.方法 对从1984~2007年1月收治的20例铜绿单胞杆菌性角膜溃疡治疗分析.结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有些病人采用了全身应用抗菌药,但疗效不佳,而90年代后选用喹喏酮类及高浓度药物局部频繁滴眼,及近年改用妥布霉眼液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对于铜绿假单胞杆菌性角膜溃疡,早期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重视局部用药,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例1,吴某,64岁,干部,右眼长膜3年,发病初无任何不适,2年后有异物感,痒,畏光,溢泪。1987年12月7日来本院就诊,否认眼外伤及其它眼病史,全身除有“滴血压”病史外,否认其它急慢性疾病。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5,外侧球结膜及外侧1/5范围角膜表面有0.6×0.7×0.2cm扁薄肿物,推动上下穹窿部结膜,肿物随之移动,肿物区有两枝扩张的结膜血管,拟为球结膜肿瘤,即行手术切除,烧灼周围结膜血管。术中发现角膜正常,而角膜病变为肿瘤遮盖角膜的关系,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右眼球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术后1周拆线,局部滴1:20…  相似文献   
5.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总结了我院近3年来人工骨眶内充填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的眼球内陷和复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前房引流植入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难治性青光眼 ,是指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都难奏效的青光眼。我们从 1997年开始至 2 0 0 0年 5月 ,对 8例难治性青光眼行前房引流植入物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难治性青光眼共 8例 8眼 ,男 6例 ,女 2例。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10岁 ,平均 4 1.5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6例 ,其中因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 5例、Coats病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例 ,先天性青光眼手术 3次又复发 1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青光眼再发 1例。左右眼各 4例。视力 ,光感不确切者 3例 ,手动者 3例 …  相似文献   
7.
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白内障手术方式及Acrysof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组61例(64眼)老年性白内障分别采用3.2-6.5mm巩膜隧道和孤长12mm巩膜阶梯切口,分别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一体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囊外摘出联合一体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5天3组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0.83,0.75和0.51,达到1.0以上视力比例分别为53.33%,26.09%和7.69%,前者和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q检验,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早期恢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低分子量肝素 -速避凝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110例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 2组 ,并盲法给药。在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 ,对照组灌注液为乳酸钠林格氏液 ,实验组灌注液为乳酸钠林格液中加入速避凝浓度为 6U/ml。术后 1、3及 7d观察眼内纤维蛋白渗出、房水混浊及眼内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 1、3、7d眼内纤维蛋白渗出及房水混浊轻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 (P >0 .1)。结论 速避凝能有效抑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反应 ,并且不增加眼内出血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伴有或不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将80例排除其他眼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第1组患者无糖尿病,第2、3、4组患者均有糖尿病,第2组不伴有DR,第3组伴有单纯期DR,第4组伴有增生期DR,各组间年龄及性别相匹配。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囊袋内植入同一类型人工晶状体,术中术后处理均一致。随访(32±6)月后,对每位患者PCO程度进行分级(0级~4级)。各组间作多样本的秩和检验并两两比较。结果多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各组患者间PCO程度有统计学差异(H=18.264,P=0.0004),进一步作两两比较,除第2组与第3组(t=0.0076,P=0.990)外,第1组与第2组(t=2.047,P=0.044),第1组与第3组(t=2.040,P=0.045),第1组与第4组(t=2.032,P=0.046),第2组与第4组(t=4.080,P=0.0001),第3组与第4组(t=4.072,P=0.0001),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伴有DR或伴有单纯期DR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PCO程度较无糖尿病者轻,伴有增生期DR的糖尿病患者PCO程度较无糖尿病者重。  相似文献   
10.
黄××,女,29岁,住院号225533,1985年12月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的春季,无何诱因发热头痛,半年后右侧肢体乏力,一时性黑朦,特别是起立或行走中突然发作。每次发作约3分钟,开始能自行缓解,以后需平卧才能减轻或中断发作。在外院双侧挠动脉搏动消失,上肢血压未测及,拟为无脉病,给予药物治疗,症状消失。约半年后双眼视物不清,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