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neasyndrome,OSAHS)患者眼底部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选择31例(31眼)已确诊为重度OSAHS的患者为实验组;另选择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无OSAHS疾病健康者15例(15眼)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受试者视力、眼底形态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图像特征,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受试者标准对数视力分别为4.3±0.5、4.4±0.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受试者眼底彩色照相结果均未见异常;荧光素血管造影中有异常荧光素造影改变者共30例,其中实验组29例,占96.7%;对照组1例,占3.3%.结论 重度OSAHS可导致患者眼底的改变,患者应接受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86例(112眼)翼状胬肉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并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107眼移植片愈合良好,角膜光滑透明;5眼留有云翳;4例(3.6%)复发。结论本术式能修复角膜缘缺损,恢复角膜缘干细胞的功能,有效预防胬肉的复发,术后角膜光泽度好,部分病例视力有所改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49眼)高度近视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矫正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矫正视力≥0.5者37眼(75.51%)。术中无发生后囊破裂者。术后有4眼(8.16%)发生后囊浑浊,随访期内出现2眼(4.08%)视网膜周边变性,1眼(2.04%)视网膜周边干孔,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未发现角膜水肿失代偿、视网膜脱离、囊样黄斑水肿、眼底出血、青光眼或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屈光状态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其他屈光手术难以解决的高度近视的安全有效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块内包埋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硬核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80例(194眼),随机分为核块内包埋法超声乳化组和常规超声乳化组。观察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核块内包埋法超声乳化组后囊膜破裂2例(2.06%),常规超声乳化组后囊膜破裂8例(8.25%),术后第1天,核块内包埋法超声乳化组角膜轻度水肿23眼(23.71%),无明显水肿和角膜失代偿;常规超声乳化组角膜轻度水肿者48眼(49.48%),明显水肿者35眼(36.08%),发生角膜失代偿2眼(2.06%)。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核块内包埋法超声乳化可减少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显著降低术中产生的热量对角膜内皮层的热损伤,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 近7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弱视儿童(11~15岁)99例,140眼,并行1~2年随访观察。治疗方法均先散瞳配戴矫正眼镜,采用多色光闪烁仪、海丁格刷及视觉刺激仪三种方法治疗,并配合使用遮盖疗法及精细目力训练(穿针、描图等)。结果 治愈72眼(51.4%)、进步12眼(8.6%)、总有效率60%。本资料表明弱视治疗效果与弱视类型、屈光类型、弱视程度及注视性质有关。斜视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治疗效果差;近视性及散光性弱视治疗效果差;重度性弱视治疗效果差;旁中心注视性弱视治疗效果差。结论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发育的常见眼病,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的关健,对大龄儿童弱视治疗应注重治疗方法的选择。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能充分发挥各种治疗的优点,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
葛振民  马枢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0):37-37,43
目的:研制一种便携式、适用于战场环境的鼓膜穿刺、给药器。方法:根据传统鼓膜穿刺、给药原理进行改进,由注射器、手柄(含照明系统)、穿刺针等3个部分组成。结果:可实现可视条件下穿刺、给药连续完成。结论:便携式鼓膜穿刺器整体设计新颖、质量小、体积小,携带、操作方便,尤其适宜野战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康女性绝经后早期听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137名绝经期健康女性作为受试对象,连续观察10年,每2年行常规纯音测听检查并记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健康女性绝经早期,低频听力下降较慢,0.1251.5 k Hz听力下降速率不超过0.5 d B/年;高频听力下降相对较快,31.5 k Hz听力下降速率不超过0.5 d B/年;高频听力下降相对较快,38k Hz听力下降速率接近1 d B/年。结论健康中年女性,绝经对听功能的影响超过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后眼前房深度变化的情况。方法:选择行巩膜扣带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5例(25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进行检查,比较术前与术后眼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眼前房深度均显著减小(P〈0.05),眼轴长度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2个月前房深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但眼轴长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巩膜扣带术后9个月内,眼前房显著变浅,同时眼轴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0.
滕玉明  马枢  刘阳  刘莹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9):1885-1886
目的:评价1800例扶贫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010-06/2012-11期间经我院筛查适合手术的白内障患者1800例1800眼,实施免费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主要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术后效果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患者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为1326眼(73.67%);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后第1d脱盲率达98.72%,脱残率达89.52%。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32眼(2.41%);平衡液逆流7眼(0.53%);悬韧带完全断裂1眼(0.075%),部分断裂5眼(0.38%)。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103眼(7.77%),轻度角膜水肿79眼(5.96%),中重度角膜水肿24眼(1.81%);反应性葡萄膜炎6眼(0.45%);一过性高眼压9眼(0.68%);人工晶状体夹持3眼(0.23%);黄斑水肿6眼(0.45%)。未发生大泡性角膜炎、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患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手术患者中疗效显著,超声乳化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在白内障复明手术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