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复方卡波姆诱导的兔慢性高眼压模型参数的改变,研究慢性眼压升高对兔眼球结构的损害.方法 将32只青紫兰兔随机分为8组,左眼前房内注射0.3%复方卡波姆0.3 mL,术后1、2、3、4、6、8、10、12周分别处死1组兔,制作眼球标本、视网膜组织悬液,图像分析技术定量进行分析.结果 随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眼压升高持续约3个月,平均眼压为27-38 mmHg,模型成功率为95.7%.视网膜各层显著变薄,视神经节细胞(RGCs)密度和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减少率分别为57.8%和66.7%.视网膜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是凋亡,坏死细胞的比例随高眼压的作用无明显变化.结论 复方卡波姆诱导的兔青光眼模型具有引起眼压中度、稳定、缓慢升高且时间长和可控制等优点,引起的高眼压性眼底损害和人类青光眼的眼底损害类似.  相似文献   
2.
1977年7月~1997年7月,我们自行研制出改良泪道探通穿线术加中药竹叶泻经汤治疗泪囊瘘管32例(32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1)有流泪、急慢性泪囊炎病史,突然泪囊周围红、肿,脓肿被清流脓形成疾管;(2)经药物治疗泪囊周围红、肿消退者;(3)泪道冲洗不通,水从瘘管处溢出者。2一般资料32例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1例,女31例;年龄11~58岁,平均38.6岁;病程1~5年,平均1.36年。治疗方法1手术器械泪点扩张器、泪道1~4号探针各1个,自制钩针并带有孔的0号探针各1个(0号探针头端钻1个0号丝线能穿过的小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卡波姆诱导的兔眼慢性高眼压模型前房角结构的改变特征.方法 实验研究.将32只青紫蓝兔随机平均分为8组,分别对其左眼前房内注射0.3%复方卡波姆0.3 ml,对药物诱发的高眼压模型进行观察;再于术后1、2、3、4、6、8、10及12周分别随机处死一组兔,制作眼球标本,观察兔眼的前房角结构变化.结果 随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兔眼压缓慢升高,高眼压持续时间约3个月.药物诱导后的前房角特征:早期以炎症反应为主,约3周后炎症反应减轻直至消失,4周后前房角以纤维变性为主,部分前房角粘连阻塞;电镜下观察可见角巩膜及葡萄膜处的小梁网扩张变形,轴心胶原和弹力样纤维增生;小梁内皮细胞与小梁带分离,分离的内皮细胞形似淋巴细胞且具有单核巨噬细胞样功能,吞噬的卡波姆颗粒通过Schlemm管内皮细胞的空泡转运;房水从管腔的内皮细胞大空泡数逐渐减少,出现裂孔现象;后期过多的卡波姆颗粒堆积于内皮细胞内,堵塞房水流出通道;诱导后晚期的模型眼前房角胶原增生,结构破坏.结论 复方卡波姆诱导的兔眼慢性高眼压模型房水流出受阻的主要部位在小梁内皮网部.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6年1月~1987年7月,用冷冻加切除法治疗进行性翼状胬肉22例(34只眼),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2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44.3岁。双眼12例,单眼10例。诊断标准:(1)内外眦睑裂部位球结膜上呈三角形尖向角膜方向,逐渐生长,带有血管的增生组织。(2)胬肉体部充血明显,肥厚,头部吴灰白色隆起,颈部探针不能通过。(3)角膜进行端处浸润混浊,生长速度快。全部患者均为内眦进行性翼状胬肉。治疗方法按常规方法消毒、麻醉并分离胬肉体、颈部后,用消毒好的自制冷冻钩伸入分离的胬肉体、颈下方,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