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临床视网膜脱离(subclinical retinal detachment,SCRD)的诊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预施PRK及LASICK术之前扩瞳三面镜查出有SCRD的患者随访6~15月,详细记录其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共查1088眼,11眼伴有SCRD,占1.01%,随访8例患者均为单眼,其中正视眼1例,中低度近视2例,高度近视5例;采用保守治疗6例,其中2例网膜复位,4例视网膜脱离仍存;采用手术治疗2例,网膜复位;选择PRK 2例,1例行LASIK。结论 对于预施PRK及LASIK术的患者应详细检查眼底。一旦发现伴有SCRD,应及时采用保守治疗,定期随访,尽量避免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如需行近视手术应考虑手术的方法与时机。  相似文献   
2.
陆漱玉  陈兵  周建强 《眼科》2001,10(1):28-29
青少年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由于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瘢痕组织形成多,手术预后差[1]。自1995年始,我们对23例38只眼青少年型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出现许多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我院自1995年4月至1999年5月收治的青少年型青光眼患者共23例38只眼,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9~24岁,平均165岁,其中17例患者有-200~-700D不同程度的近视。12 手术方法 按常规小梁切除术,选择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术中完成“三角形”板层巩膜瓣后,用棉片沾0…  相似文献   
3.
高度近视固定性内斜视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性内斜视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特殊类型斜视,我们于1997年连续收治3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马某,女,34岁,因右眼内斜视30余年,加重8年于1997年3月收住院。患者2岁时右眼即有轻度内斜视,但眼球转动尚可,视力低...  相似文献   
4.
激光光凝辅助角膜原位磨镶术前眼底病变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视LASIK术前眼底病变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85例(721只眼)LASIK术前患者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并作详细眼底记录.结果发现各种视网膜变性136只眼(18.86%),视网膜干性裂孔16只眼(2.22%),亚临床视网膜脱离(RD)5只眼(0.69%).其中37只眼严重视网膜变性、16只眼干孔和4只眼亚临床RD行氩激光光凝治疗,仅1例亚临床RD需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结论近视LASIK术前及术后眼底常规检查和病变治疗是必要的.同时本文提出眼底病变光凝的指征.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对加压软化眼球效应观察常州市广化医院(213000)陆漱玉,王淑玲近年普及的加压软化眼球已成为白内障术前首选的降压措施,其效果得到普遍认可,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加压法对40岁以下青壮年降压效果不明显,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自1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的鞍区肿瘤眼部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18例伴近视的鞍区肿瘤的视力、视野及眼底等情况。结果:18例初诊时,19眼(占52.8%)视力低下4.0,仅5例(占27.8%)视野缺损呈典型的视交性单、双颞侧偏盲,10例(占55.6%)双眼视神经不同程度萎缩,4例(占22.2%)单眼视神经萎缩。结论:伴近视的鞍区肿瘤眼部病变常很严重,容易被误诊为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视乳头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7.
陆漱玉  廉井财等 《眼科》2001,10(4):220-222
目的:探讨近视LASIK术前眼底病变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85例(721只眼)LASIK术前患者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并作详细眼底记录,结果:发现各种视网膜变性136只眼(18.86%),视网膜干性裂孔16只眼(2.22%),亚临床视网膜脱离(RD)5只眼(0.69%)。其中37只眼严重视网膜变性、16只眼干孔和4只眼亚临床RD行氩激光光凝治疗,仅1例亚临床RD需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结论:近视LASIK术前及术后眼底常规检查和病变治疗是必要的,同时本文提出眼底病变光凝的指征。  相似文献   
8.
<正>前房延缓形成是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可导致术后角膜变性、白内障、眼压升高等不良后果。现将我院自1990年至1991年住院59例70只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延缓形成15例作一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泪点切开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泪点狭窄和闭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先天畸形、炎症、外伤等多种病理因素的影响,即使轻度的泪点狭窄或闭锁也会引起泪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治疗泪点狭窄或闭锁。自1997年1月以来,我们在泪点切开术中一次性使用丝裂霉素C(MMC),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我院眼科下泪点狭窄或闭锁患者,剔除了术后发现有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的病例。其中泪点狭窄13例(15只眼),男8例,女5例(7只眼),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37.5岁。炎症性8例,化学性4例,手术医源性 1例。泪点闭锁 …  相似文献   
10.
<正>加压软化眼球已成为白内障术前首选的降压措施,其效果得到普遍认可,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加压法对40岁上下青壮年降压效果不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