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1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RK治疗近视术后2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轻、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239只近视眼的术后2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术前近视-1.00~-6.00D(等值球境,下同),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87.1%,≥0.5者占97.0%,剩余屈光度为-0.34±0.39D,95.0%,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Ⅱ组术前近视-6.25~-12.00D,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47.8%,≥0.5者占88.4%,剩余屈光度为-0.77±0.63D,78.2%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结论:PRK治疗-12.00D以下,特别是-6.00D以下近视眼安全有效,预测性及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PRK后近视回退的疗效观察郑磊张建华郭鸣华彭亚军王刚黄翠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上海200433)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中低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为临床所证实,但对高度近视的疗效仍为大家所关注,其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是近视...  相似文献   
3.
虽然国外有人对某些极少数特殊的视网膜脱离病例采用眼内直视手术,但绝大部分视网膜脱离手术仍采用巩膜上充填术。因而巩膜充填物的选择和应用则十分重要。近二十多年来,由于硅橡胶来源丰富故得到广泛采用。经实践表明,它并非是理想的材料。因其巩膜上充填后,不能与组织愈合,可产生许多并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手指疤痕挛屈曲畸形的手术效果,总结了7年来对236例836个志指行疤痕松解植皮或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的经验.将手指挛缩分为轻、中、重三度.手术的关键在于避免损伤两侧的指动脉和指神经,不应一味追求完全伸直而影响手指血运。必要时分次进行,结合功能锻炼逐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10D以上近视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华  郭鸣华 《眼科》1997,6(1):14-17
为了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10.00D以上高度近视眼的效果.我们对在本中心接受了PRK的114只-10.00D以上高度近视眼的半年随访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两组:T组≥-10.00D<-15.00D,83只眼;n组)-15.00D<-22.OOD,(等值球镜)31只限。术后探眼视力>1.O(或>术前最好矫正视力)在Ⅰ组为30.1%,Ⅱ组为25.8%;≥0.5(或比术前最好矫正视力下降≤4行)在Ⅰ组为65.1%,Ⅱ组为58.1%。最好矫正视力下降2行以上在Ⅰ组为9.6%,Ⅱ组为12.9%。剩余屈光度(等值球境)≤-1.00D在Ⅰ组为56.6%,Ⅱ组为18.4%;其均数及标准差在Ⅰ组为-1.14±0.99,Ⅱ组为-1.44±1.10D。角膜上皮下混浊Ⅱ组重于Ⅰ组。结果表明:PRK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但屈光回退明显,其预测性及稳定性差于-10D以下近视眼。  相似文献   
6.
开发医学多媒体课件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在教学的各环节中采用CAI来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不投入应用的课件在教学上是无意义的,严格讲亦不能称之为课件了。因此,课件的应用是其教学功能的具体实施,由于课件  相似文献   
7.
鼻源性眶内感染致眶上裂综合征一例报告郭晓亮周水淼柳林郭鸣华刘峰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1996年12月13日因受凉感冒,18日晨起发现左眼球突出,伴同侧眼胀、头痛。到当地医院就诊,口服先锋霉素、强的松后症状略有好转。20日晨起病情突然加重,左眼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就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进行了线粒体DNA的探讨。方法:应用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方式对LHON一家系11人以及非LHON家系的对照者4人进行了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LHON患者有限制性内切酶SfaNI酶切位点丧失,家系中女性是此病的遗传基因的携带者。结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存在线粒体的点突变,造成限制性内切酶SfaNI酶切位点丧失,这一改变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因反复发作导致视力严重损害,已在我国成为重要致盲原因之一。自1991年以来,笔者连续治疗了50例50只眼重症复发性单疱性角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旨在观察黄芪抗病毒的治疗效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0例50只眼,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1~70岁,平均40岁;复发次数至少2次,最多达10次;发病后视力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