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iaA2B3型在我国早有报道,我们又发现一例A2B3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例1 患者男,27岁,未婚。自觉无力,体温高达39.5℃,血红蛋白4g,白细胞4,400/mm~3,血小板7,000/mm~3,尿三胆阴性,无血尿便血,以急性白血病收住院。输血前鉴定血型 O 型,但放置30分  相似文献   
3.
郭寅同  陈作琴 《天津医药》1989,17(5):297-298
-D-型是 Rh 血型系统的稀有型,1950年由 Race等报道,国内1984年报道1例。1987年我们收检1例,现将患者有关检验及其家系血型报道如下。患者女,24岁,第二胎孕38周,全身浮肿,,种方法经反复多次试验,证明产妇红细胞只含D抗于1987年7月n日入院。诊断为产前子痛,第3天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高度近视现状,分析高度近视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北京市初中生高度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级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有1 442名学生参与调查,最终纳入学生1 405名。学生平均年龄为(12.69±0.768)岁,男生777人(55.30%),女生628人(44.70%)。学生高度近视患病率为6.48%,其中男生高度近视率为5.92%,女生高度近视率为7.1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都不近视的学生相比,父母一方近视(OR=2.253,95%CI=1.313~3.864)及父母双方近视(OR=5.389, 95%CI=3.033~9.574)的学生更容易患高度近视;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h学生患高度近视的风险是每周户外活动时间≥9.92 h学生的2.242倍(OR=2.242, 95%CI=1.208~4.162)。结论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高度近视率较高,父母近视是高度近视的危险因素,增加工作日户外活动时间是高度近视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8~10岁视力不良儿童调节幅度与眼生物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2010年7月对北京市密云区三所小学三、四年级300名视力不良学生进行了调查.所有学生均接受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调节幅度测定以及生物参数测量.根据屈光度范围,将受试者分为A组(+0.75 D≤SE≤-0.75 D)、B组(-0.75 D<SE<-1.75 D)和C组(SE≥-1.75 D),分别进行调节幅度与屈光度、眼生物参数的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A组调节幅度仅与前房深度具有相关性(r=-0.30,P=0.05).B组调节幅度与屈光度、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40、-0.41和-0.40,P均<0.05),而与晶状体厚度、角膜厚度以及角膜曲率无相关性.C组中调节幅度与各生物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 在一定的屈光度范围内(-0.75 D<SE<-1.75 D),调节幅度的大小与屈光度、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在近视初发时,可以通过视觉训练来改变调节功能的异常,间接、部分地控制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妇赵××,26岁,因产程较长出血约300ml,血型鉴定类似O型,与O型血直接配合无凝集,间接有凝集,经洗涤红细胞、加温等方法处理后凝集现象仍未消除,经检查证明为B_x亚型,据我们手头资料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7-2018年北京市初中生近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09/2018-05采用多级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1 405人,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8.8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一方近视(OR=1.879)、父母双方近视(OR=3.245)、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距离<1尺(OR=1.310)、近距离用眼主动休息频率>30 min且≤60 min(OR=1.544)、近距离用眼主动休息频率>60 min(OR=1.527)、无法保证每天做眼保健操(OR=1.633)、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 h且<6.67小时(OR=1.740)、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 h(OR=5.070)是北京市初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初中学生患近视与遗传因素及用眼行为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8岁,因右眼眼球突出3个月余,偶伴头痛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以右眼眶内肿物(恶性病变可能性大)收治入院.既往史:2007年因尿毒症行肾移植术,术后继发高血压,应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于130 ~ 140/85~90 mmHg(1 mmHg=0.133 kPa),目前仍口服环孢素A每日60 mg,吗替麦考酚酯每日0.5g.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2;眼压右眼15 mmHg,左眼14 mm Hg.双眼角膜透明,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未见异常.右眼眼球突出,各方向运动均受限,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内眦部球结膜可见一红色肿物,大小约5 mm×10 mm,表面光滑,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眼镜、单光眼镜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一年效果。设计 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北医眼视光远程视觉服务中心的近视儿童321例,其中141例(43.9%,141/321)完成一年随访。平均年龄(11.41±2.29)岁。方法 所有儿童配镜前进行视力、睫状肌麻痹后验光、裂隙灯、Lenstar眼生物参数测量及彩色眼底照相视盘旁萎缩弧分析。根据患者及监护人要求分别选择单光眼镜(single vision spectacle lenses, SV)、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OK)、周边离焦眼镜(peripheral defocus spectacel lenses, PD)三种不同的矫正方式。观察三组间屈光度进展、眼轴增长及视盘旁萎缩弧扩大率的差异。主要指标 配镜前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视盘旁萎缩弧的改变。结果 完成一年随访者SV组47例、 OK镜组70例、PD组24例。平均等效球镜度(-2.89±1.34)D,平均眼轴长度(24.92±0.34)mm。最后随访时,3组儿童眼轴长度均增长,其中OK镜组增长(0.13±0.16)mm,明显低于其他两组(F=48.820,P<0.001)。SV组屈光度增长(-0.77±0.79)D,PD组屈光度增长(-0.94±0.47)D(t=1.080,P=0.283)。SV组、PD组、OK镜组视盘旁萎缩弧扩大率分别为66.7%、38.6%和15.0%(?字2=28.341,P<0.001)。结论 随访一年的结果表明,与单光眼镜、周边离焦眼镜相比,角膜塑形镜控制屈光度进展、眼轴增长、视盘旁萎缩弧扩大的效果最佳。(眼科,2016,25: 302-306)  相似文献   
10.
近视是一个多因素疾病,遗传和环境在近视的发生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近视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在对近视相关因素的研究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关注的焦点从遗传、近距离活动等方面转移到户外活动上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群分别对户外活动和近视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不相一致,有研究证实户外活动对近视具有保护性作用,也有研究发现二者并无相关性。对户外活动与近视相关性的研究将为近视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