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简要探讨了眼科青年医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眼科住院医师必须三基扎实,具备敏锐的临床科研嗅觉、优秀的现代医学人文素养.在科技高速发展与医疗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培养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与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的眼科学领袖,对于眼科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屈光性晶状体置换联合散光性角膜切开术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及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角膜散光≥1.50D的患者,在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时联合行散光性角膜切开术.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用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zer,Reichert,Depew,NY)测量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角膜滞后性(corneal hysteresis,CH)、Goldmann眼压(Goldmann correl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用角膜地形图仪(Pentacam ver.1.11;Oculus,Germany)观察角膜散光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23例(32只眼).CRF、CH术后1周、1个月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OP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矢量分解后术后J0的变化与CRF、CH负相关(P<0.05),与IOP无相关(P>0.05).J45的变化与CRF、CH、IOP无相关(P>0.05).结论 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联合散光性角膜切开术不会引起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长期改变,CRF、CH对散光性角膜切开术手术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模式在留学生眼科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教学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传统教学组30人,联合教学组35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联合教学组采用PBL联合CBL的教学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发言次数、临床思维能力、学习兴趣、教学质量评分、教学满意度、理论分数、病例分析分数等.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联合教学组学生在各项评估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且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眼科学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