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106调控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中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增殖、血管生成、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GEO数据库筛选PDR中差异表达的miRNAs。高糖(25.0 mmol·L-1葡萄糖,HG)诱导HRMEC建立PDR细胞模型,qRT-PCR检测miR-106和CCL2在正常葡萄糖(5.5 mmol·L-1葡萄糖,NG)和HG培养条件下HRMEC中的表达。将PDR患者的血清外泌体做miR-106过表达处理后与HG处理的HRMEC共培养,同时干预HRMEC中CCL2的表达以探讨血清外泌体miR-106和CCL2在PDR中的功能。采用MTT法、小管形成实验和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HRMEC增殖、血管生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以验证miR-106和CCL2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NG组细胞中miR-106表达(1.04±0.10)、CCL2表达(1.02±0.09)相比,HG培养的HRMEC中miR-106表达(0.68±0.06)降低,CCL2表达(1.38±0.11)升高(均为P<0.05)。PDR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106表达较NDR患者血清外泌体中表达降低(P<0.05)。与HG+PDR-exo+miR-NC组相比,HG+PDR-exo+miR-106 mimic组HRMEC活力降低,血管生成被抑制,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而SOD、CAT和GSH水平升高(均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了CCL2是miR-106的一个靶点。与HG+PDR-exo+miR-106 mimic+oe-NC组相比,HG+PDR-exo+miR-106 mimic+oe-CCL2组HRMEC活力提高,血管生成被诱导,TNF-α、IL-1β和IL-6水平升高,而SOD、CAT和GSH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106能够抑制CCL2表达,进而对PDR中的HRMEC增殖、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视网膜激光光凝(PRP)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R)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确诊为因鼻咽癌外照射后发生RR的患者21例41眼,早期行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3mo最佳矫正视力(BCVA)、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变化、视网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3mo,视力提高6眼(14.6%),视力不变31眼(75.7%),下降4眼(9.7%)。2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1眼行睫状体光凝术;9眼(75%)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22眼(68.7%)原视网膜无灌注区消失,7眼(21.8%)原视网膜无灌注区(NPA)缩小〉5个DA,总有效率90.5%。1眼发生玻璃体出血,未见视盘及虹膜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早期PRP与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穴位注射治疗是有效的、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眼底特征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129眼DR合并RVO患者的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DR合并RVO的患者118例中,双眼同时发病有11例22眼,其余皆为单眼,其中66眼表现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占51.2%,58眼表现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占45.0%,其它分支静脉阻塞有5眼,占3.9%。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视网膜有大量神经纤维层出血,相应黄斑区荧光渗漏,掩盖了此眼DR的改变,对侧眼均可见DR不同级别的改变。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表现复杂,应与单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甄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联合植入负低度数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试验组80例100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实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同时通过5.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其中男45例56眼,女35例44眼,年龄44~76(平均61)岁;眼轴长为27.00~35.42(平均30.55)mm。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94例100眼正常眼轴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术后随访3~12mo。结果:试验组术后3mo矫正视力≥0.5者为51眼(51.0%),0.1~者43眼(43.0%),<0.1者6眼(6.0%)。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2眼;晶状体脱位2眼。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9眼;视网膜脱离1眼;后发性白内障2眼。对照组术中并发症:晶状体脱位1眼。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4眼;后发性白内障2眼。结论: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联合硬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03/09在我院眼科确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62例62眼,随机进行分组,A组行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B组和C组先分别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再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随访6mo,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和C组患者CMT均低于A组(P<0.05),但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6mo,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4%、86%、86%(P<0.05),B组和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167)。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水下连续环形撕囊在成熟或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工人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8例(212只眼)连续环形撕囊随机分为水下组130眼和常规粘弹剂组82只眼,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撕囊成功率:常规组58眼(71.95%);水下组125组(9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下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高,适用于成熟或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工人晶体植入手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中晶状体后囊切开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老年性白内障伴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80例(8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行一期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上方梯形巩膜隧道切口,两穿刺口,水下连续环行撕囊,水分离后,用夹面包法摘除晶体核,囊袋内植入硬质人工晶体。共实施212例(231眼)。结果 术后1周视力≥0.5者184眼(79.65%),术后1个月视力≥0.5者202眼(87.45%)。角膜内皮丢失率为13.2%。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操作简便,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翼状胬肉是受外界刺激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变性、肥厚的结膜下组织由球结膜向角膜侵袭,引起角膜上皮、前弹力层,甚至基质层变性、混浊。常规手术复发率高,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极为棘手。笔者于2003年6月~2006年6月运用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