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Bax抑制因子1(BI-1)对紫外线B(UVB)诱导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系SRA01/04细胞,将BI-1过表达质粒及其空载质粒转染至SRA01/04细胞中,分别记为BI-1组、Vector组,另取不做任何处理的SRA01/04细胞作为blank组。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而后再根据实验需要将细胞分为6组:(1)Control组,SRA01/04细胞不经任何处理;(2)UVB组,采用紫外线(2.0 W·cm-2)处理SRA01/04细胞60 min;(3)Vector组,转染BI-1空载质粒的SRA01/04细胞;(4)BI-1组,转染BI-1过表达质粒的SRA01/04细胞;(5)Vector+UVB组,转染BI-1空载质粒的SRA01/04细胞,再经紫外线(2.0 W·cm-2)照射60 min;(6)BI-1+UVB组,转染BI-1过表达质粒的SRA01/04细胞,再经紫外线(2.0 W·cm-2)照射60 min。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VB照射后各组细胞中BI-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质网内Ca2+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本研究中所培养的SRA01/04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αA-晶状体蛋白呈红色荧光。随着UVB照射强度增加,SRA01/04细胞内BI-1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本研究选择UVB照射强度为2.0 W·cm-2进行后续的实验。与blank组或Vector组相比,BI-1组细胞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trol组比较,UVB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增加,细胞内质网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内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细胞内GRP78、p-IRE1、p-JNK和Cleaved-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为P<0.05)。BI-1+UVB组细胞增殖活性较UVB组显著增高,细胞内ROS含量较UVB组显著降低,细胞内质网内Ca2+浓度较UVB组显著下降;与UVB组比较,BI-1+UVB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细胞内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I-1+UVB组细胞内GRP78、p-IRE1、p-JNK和Cleaved-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较UVB组显著下调(均为P<0.05)。结论 BI-1在UVB诱导的HLEC系SRA01/04细胞中表达显著下调,BI-1过表达可通过降低内质网内Ca2+浓度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IRE1-JNK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UVB诱导的SRA01/04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鼻罩与面罩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面罩组和鼻罩组,面罩组患者60例,采用无创呼吸机面罩方式,鼻罩组患者5例,采用无创呼吸机鼻罩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鼻罩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面罩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无创呼吸机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相比于无创呼吸机鼻罩方式,面罩呼吸方式具有更高的疗效,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廖涛  蒋殊  高蓉  郭龙清 《河北中医》2015,(4):504-50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肺俞、定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侧肺俞、定喘穴位贴敷疗法。共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7、14 d对2组进行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检测。结果治疗组显控率82.5%,对照组显控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7、14 d后咳嗽、咯痰、气喘评分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7 d后各症状评分及治疗14 d后气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7、14 d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较本组治疗前均改善(P<0.01,P<0.05),且治疗组治疗7 d后FEV1、FEV1/FVC及治疗14 d后FEV1/FV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药贴敷肺俞、定喘对AECOPD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病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间质性肺疾病病人,根据病人合并感染与否分组,其中54例合并感染(感染组),44例未合并感染(未感染组)。检测2组血清CRP、PCT水平及白细胞(WBC)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结果:2组病人PCT水平和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BC水平和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 PCT、CRP水平与间质性肺炎病人感染发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CRP和PCT诊断间质性肺炎合并感染病人的ROC曲线线下面积显著高于WBC和N%(P<0.01)。结论:PCT 和CRP用于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病人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判断间质性肺疾病病人感染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