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番茄红素调节免疫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经口给小鼠每kg体重1.67mg、3.33mg、10mg番茄红素,观察番茄红素对小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番茄红素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有促进作用,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溶血空斑数、血清溶血素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0mg/kg番茄红素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为133.8U/m 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为158.9 U/m l,丙二醛(MDA)含量为4.1nmol/mg,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番茄红素能够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这与其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莎  王彬  王广江  董竟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870-1874

目的:通过观察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框架眼镜对包头市近视儿童的控制效果,分析其近视相关调节参数的变化规律,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8-06/12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14岁近视儿童120例240眼,分为低浓度阿托品组、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并在1、3、6、12mo分别对调节滞后量、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及屈光度进行随访。

结果:随访3、6、12mo,低浓度阿托品组与角膜塑形镜调节滞后量有差异(P<0.05); 随访6、12mo时,角膜塑形镜组与框架眼镜组调节滞后量有差异(P<0.05)。随访3、6、12mo时,低浓度阿托品组与角膜塑形镜组、框架眼镜组负相对调节均有差异(P<0.05)。在各随访时间点角膜塑形镜组与低浓度阿托品组、框架眼镜组正相对调节均有差异(P<0.05)。随访6、12mo,低浓度阿托品组与框架眼镜组屈光度有差异(P<0.05); 随访12mo,角膜塑形镜组与框架眼镜组屈光度有差异(P<0.05)。

结论:角膜塑形镜可以通过降低调节滞后量,解决远视离焦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正相对调节,但需要长期坚持配戴。低浓度阿托品可以提高负相对调节,但可能有其他途径来控制近视的发展。相较其它组而言,框架眼镜对于各调节指标影响较小,对近视的控制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挫伤性前房积血是眼外伤中最常见的体征,在学龄期儿童尤为多见,一般轻中度前房出血经药物保守治疗可以痊愈,很快吸收,视力不受影响;而严重的可致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造成视功能损害,必要时需手术治疗。资料和方法一般情况: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2月就治的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78例,男58例,女20例,致病年龄2岁~14岁,平均8.2岁。右眼50例,左眼28例。伤后就诊时间最短3天,最长30天,平均9天。致伤原因:塑料枪子弹及弹弓伤25例(32.1%);石、泥、木、雪块投掷伤22例(28.2%);拳头及球类击伤20例(25.6%);木棍及树枝击伤6例(7.69%);鞭…  相似文献   
4.
刘莎  董竟  王彬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1):1901-1907

目的:系统评价角膜塑形镜配戴不同时长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角膜曲率、屈光度、裸眼视力及眼轴的影响。增加青少年近视患者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认识及对配戴时长的合理把握,为广大青少年近视患者提供相应的戴镜指导。

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BM、WanFang Data、VIP和 CNKI等数据库,检索角膜塑形镜对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04。经过两名本课题参与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和相关数据资料的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之后,使用RevMan软件(Ver5.3)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后本课题共纳入了8个相关的研究,包含了1 136例患有近视的青少年。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戴镜后1wk角膜曲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1wk:MD=0.91,95%CI(-0.01~1.83),P=0.05\〗。但戴镜后1、3、6、12mo时,角膜曲率有一定程度降低\〖1mo:MD=0.82,95%CI(0.12~1.53),P=0.02; 3mo:MD=1.31,95%CI(0.63~2.00),P<0.05; 6mo:MD=1.35,95%CI(0.62~2.09),P<0.05; 12mo: MD=1.41,95%CI(0.68~2.14),P<0.05\〗。戴镜后12mo,屈光度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2mo:MD=2.61,95%CI(1.52~3.71),P<0.05\〗。裸眼视力也得到了提高\〖12mo:MD=-0.81,95% CI(-0.84~-0.79),P<0.05\〗。在戴镜12mo后,眼轴增长无统计学意义\〖12mo: MD=-0.06,95% CI(-0.21~0.09),P=0.44\〗。

结论:角膜塑形镜不仅能够降低角膜的曲率,还可以控制眼轴的增长,然而,这些结果都是长期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麻痹和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组观察针灸加穴位注射联合球周及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和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麻痹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弁言眼科在西欧,昔本为外科之附庸,自1856年Helmholtz氏发明检眼镜後,内眼之病变豁然洞察,树立了眼科学的基础,於是始脱离外科而独立,但其历史,不过是近百年事。稽诸我国,在隋代巢元方的著作‘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行世)’,就列有目病一门,是为眼科学说独立之嚆矢。唐制教授诸生,耳目齿并列为一科,宋(公元960-1275)分医学九科,眼科居其一,中国眼科之独立,当自宋代始。眼科在中国占有特殊之地位,较西欧约早九世纪。由於历史攸久,积累的丰富学术经验,在现阶段是有迫切需要研究及整理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tecnis Symfony人工晶状体(IOL)与tecnis ZMB00多焦点IOL的术后视觉质量。

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06/2021-07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依据患者所选IOL不同,分为Symfony组32例32眼和ZMB00组31例31眼。术后随访3mo,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术后1、3mo等效球镜,裸眼、最佳矫正远视力(5m),裸眼、最佳矫正远视力下中(80、60cm)、近(33cm)距离视力,术后3mo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IOL偏心量及倾斜度。次要指标:术后3mo残余散光耐受度(90°、180°轴位,正、负柱镜)、视觉质量问卷。

结果:术后1、3mo两组裸眼、最佳矫正远视力、等效球镜比较均无差异(P>0.05),Symfony组裸眼、最佳矫正远视力下中视力优于ZMB00组,ZMB00组裸眼、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高于Symfony组(均P<0.05)。术后3mo Symfony组在+1.0~-3.0D跨度上,离焦曲线形成缓慢下降的平台期、视力优于0.3LogMAR,且在-1.0~-2.5D跨度上优于ZMB00组(均P<0.05); ZMB00组离焦曲线呈双峰状、在0、-3.00D上为波峰,-3.0~-3.5D跨度上优于Symfony组(P<0.05)。暗环境空间频率(3、6、12、18c/d)对比敏感度(CS),Symfony组优于ZMB00组(均P<0.05)。术后3mo两组IOL偏心量、倾斜度及视觉质量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残余散光耐受度ZMB00组在+0.75D和-1.00D,Symfony组在+1.00D和-1.50D上表现出不适及视力低于0.3LogMAR(均P<0.05)。术后两组均不同程度出现眩光、光晕等不适,但随时间的推移症状大部分适应或消失。

结论: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两种IOL都有良好的囊袋稳定性及居中性,均能提供优秀的视觉质量。Symfony IOL可提供有效的连续视程、中视力更有优势、近视力表现略有不足,而ZMB00 IOL更适合对近距离视力有高要求者,Symfony IOL表现出更好的术后残余散光耐受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单纯性病理性近视患者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基因与高度近视的关系.方法:收集单纯性病理性近视患者血液100例,视力正常者血液100例作为对照组,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分别扩增DCN基因第7、第8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并进行测序分析.统计学分析研究DCN基因外显子7、8的突变位点与单纯性病理性近视的相关性.结果:单纯性病理性近视患者100例中发现有2例发生突变,均为41775T→C,位于外显子8的邻近内含子区域,其余均未发现任何突变.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单纯性病理性近视患者的DCN基因外显子7、8突变与本组高度近视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LASIK术前近视眼患者主导眼的分布及术后主导眼的变化与视力和视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235例470眼,分别于LASIK术前、术后1,3,6,12mo应用卡洞法行主导眼检查眼别,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的术前的矫正视力和术后的视力进行比较,并接受视功能量表调查。结果:LASIK术前近视眼患者主导眼分布以右眼为主(67.2%);术前主导眼眼别与最佳矫正视力眼别一致性好,两者符合率为81.1%;235例近视患者LASIK术后主导眼眼别220例没有发生变化;15例患者眼别发生调换,其中5例有15°左右外斜。结论:主导眼分布以右眼为主,主导眼大多是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主导眼视力下降或低于非主导眼和主导眼调换患者在术后早期对视觉舒适度产生影响,但晚期影响降低患者逐渐适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双眼微单视植入Tecnis Symfony人工晶状体(IOL)、混合植入Tecnis Symfony IOL与Tecnis ZMB00多焦点IOL、双眼植入AcrySof IQ PanOptix IOL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视觉质量评估。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08/2022-03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双眼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依据患者所选植入IOL方案不同,分为微单视组、混搭组及三焦组。术后随访3mo,观察指标:术后3mo未矫正远(5m)、中(80、60cm)、近(33cm)距离视力,对比敏感度(CS),未矫正远视力下的离焦曲线,主观视觉质量评分,术后1、3mo光干扰现象。结果:术后3mo三组未矫正远(5m)、中(60cm)距离视力均无差异(P>0.05);微单视组未矫正中(80cm)距离视力与混搭组相近,且均优于三焦组(P<0.05);混搭组未矫正近(33cm)距离视力表现最好,三焦组次之,微单视组最低(均P<0.05)。三焦组暗光加眩光CS(12、18c/d)最优秀,混搭组次之,微单视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