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2007-2010年医院血液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器,阳性标本转种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ATB Expression鉴定仪系统鉴定菌种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对4741份血培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病原菌613株,阳性率为12.93%,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68株,占60.03%,革兰阴性杆菌171株,占27.90%,真菌74株,占12.07%;葡萄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菌(除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较好,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92.86%,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61.5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2.50%、20.00%.结论 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种菌株耐药率高,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金华武义社区临床分离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流行现状及耐药性变化。 方法 收集金华武义社区2015年11月-2017年6月临床呼吸道标本检出的163株流感嗜血杆菌并测定氨苄西林耐药率和耐药谱;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 mlST)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明确亲缘关系。 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出68株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为41.72%。,氨苄西林耐药株对复方新诺明(75.71% vs. 31.37%, χ2=32.65,P<0.001)、头孢克洛(67.14% vs. 9.80%, χ2=61.60,P<0.001 )、头孢呋辛(42.86% vs. 8.82%, χ2=27.42,P<0.001 )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43% vs. 0%, χ2=12.97,P<0.001)的耐药率比氨苄西林敏感株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菌株对头孢噻肟、利福平、氧氟沙星敏感。在68株氨苄西林耐药株中,共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39株(57.35%)。 mlST结果显示68株分离株共获得30个已知ST型及11个新的ST型,且以ST-422(7株,17.07%)为主。系统进化树显示有两个明显的分支GroupⅠ和GroupⅡ,且分离株主要存在于GroupⅡ中。最小生成树图显示6株新的ST型与2~3个已知基因型同属于一个克隆群,具有基因同源性。 结论 金华武义社区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克洛抗生素呈现出严重耐药性,而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可做为产酶菌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流行菌株的流行呈散发趋势,ST-422为其中的一个优势克隆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3.
2007-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医院2007-2009年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鲍氏不动杆菌,采用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分析,了解其耐药变迁。结果 2007-2009年共分离鲍氏不动杆菌857株,在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约占19.51%;857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主要以患者痰标本为主,分布率为83.31%;科室分布主要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居首位,分布率为52.86%;除多黏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他药物耐药率均>57.0%,而且耐药率逐年增高,发现224株泛耐药菌株。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有很强的耐药性,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应加强医院环境和人员消毒,防止鲍氏不动杆菌的播散;临床医师应根据耐药率变化选择敏感药物或采取联合用药,既可有效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又能有效防止或减慢耐药菌株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内常见真菌感染的来源及耐药性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12月临床常见真菌1919株,用沙保弱培养基分离,VITEK-AMS或Rapid-Yeast鉴定菌种,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耐药性。结果各种临床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占59.9%和25.3%。痰液标本真菌检出率最高,占42.9%,其次是尿液,占31.7%。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0.6%、热带念珠菌2.6%、光滑念珠菌21.1%、对近平滑念珠菌14.3%、克柔念珠菌27.3%。结论医院内真菌检出以痰液标本占首位。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氟康唑等抗真菌类药物耐药率较低,而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等抗真菌类药物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及验证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正常对照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1例血清hs-CRP含量,分析hs-CR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治疗前后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SAP组、UAP组和AMI组hs-CRP浓度,分别为(0.98±0.76)mg/L(、3.12±0.71)mg/L(、5.26±1.48)mg/L和(8.83±3.75)mg/L。hs-CRP浓度依次增高,各组间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治疗后hs-CRP浓度分别为(2.56±0.60)mg/L(、3.29±0.95)mg/L、(3.98±1.32)mg/L,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SAP组P<0.05,UAP组和AMI组P均<0.01)。结论血清hs-CRP对心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疗效观察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