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畅  胡毅倩  徐承慧  祝肇荣 《眼科研究》2007,25(10):778-781
目的研究Moorfields回归分析(MRA)及多变量区别分析(MDA)的2个指标FSM和RB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能力,及MRA在视盘整体和视盘分区间的差异。方法对23例正常人(26眼)、26例可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2眼)和21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1眼)进行HRT-Ⅱ和OCTOPUS视野计G2-TOP程序两项检查。结果视盘整体MRA、FSM、RB与视野缺损指数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0.565、-0.716(P<0.01),且3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视盘面积增大,MRA、FSM和RB特异性均下降。可疑组中视盘分区MRA与视野检查一致率均高于整体,一致率最高分区为颞下(78.13%)。各分区中MRA敏感性、特异性最高的分区为颞上和颞下。结论MRA和MDA检测开角型青光眼能力较强,且与视野检查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应用于大视盘分析时须谨慎下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生物降解的阿霉素(adriamycin,ADM)、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巩膜塞植入体对兔眼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玻璃体中生长因子浓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5只50眼,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用药组各10只20眼,另外设空白组5只兔10眼。所有兔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并向玻璃体腔注入兔结膜成纤维细胞悬液0.1mL(2×10^9个/LPBS)。用药组植入ADM、DEX巩膜塞各一枚。连续28d观察眼底PVR分级情况,检测玻璃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浓度。结果模型组和用药组术后第28天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分别为75%和30%,模型组与用药组之间有显著差异(χ^2=8.120,P=0.004)。用药组中bFGF和PDGF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DM、DEX巩膜塞植入体能够明显降低玻璃体中bFGF和PDGF的浓度,抑制细胞过度增生,降低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从而防治PVR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组不同材料、不同设计的一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IOL)在预防后囊膜混浊(PCO)中的作用。方法疏水丙烯酸材料直角边缘组(AcrySof)52眼,亲水丙烯酸材料直角边缘组(ISO)40眼,亲水丙烯酸材料非直角边缘组(Hydroview)32眼,术后12个月扩瞳观察前囊膜混浊(ACO)和PCO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PCO发生率AcrySof组明显低于Hydroview组,ISO组介于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ACO的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边缘锐利的疏水丙烯酸材料折叠式IOL可以更有效地减少PCO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眼B超诊断早期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眼B超技术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期间采用全方位纵向扫描B超探查首诊发现的可疑视网膜干性裂孔68只眼,经三面镜散瞳眼底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分析B超判断早期视网膜裂孔的正确性,及其图像特征.确诊为裂孔者行激光封孔术,术后一月随访裂孔封闭情况.结果 B超可疑视网膜裂孔 68只眼中,经眼底检查确诊视网膜裂孔44只眼,阳性率66%.其中有突发性视糊、闪光主诉者24只眼(55%),近视屈光度≥-6D者14只眼(32%).裂孔均为马蹄形,大多位于赤道部之前(63只眼,占93%),颞上象限多见(23只眼,占50%).B超表现为周边部球壁前中粗短弧形或短带状回声,带宽类似视网膜厚度或略粗,游离端多见玻璃体后脱离的细带状回声与之牵引.非裂孔24只眼(35%),病变处可见积血机化、变性区或玻璃体混浊黏连.所有裂孔均即刻行激光封孔术,2例因裂孔过于周边和视网膜下积液转行巩膜冷冻外加压手术.术后一月复查,所有术眼裂孔封闭良好,视网膜平伏.结论 全方位纵向扫描眼B超探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周边部视网膜裂孔,对其及时激光治疗和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观察猴视网膜下腔植入人胚眼视风膜色素上皮后不同时段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组织学的改变。方法12-24周的人胚眼色素上皮片和酶解后的浓缩色素上皮细胞悬液经一步法或二步法植入猴眼视网膜下腔。结果猴眼发生排异反应的时间为2-6月,猴眼黄斑区发生排异反应的比例高于黄斑周围区。结论异种RPE视网膜下腔的移植在无无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只能短期存活。  相似文献   
6.
卢俊  胡毅倩  祝肇荣 《眼科研究》2004,22(1):108-110
全自动视野检查被广泛用于诊断和随访青光眼患者,当白内障存在时将会影响到结果的正确分析。就白内障如何影响视野结果及解决办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形态及视神经纤维层结构的改变早于视野的改变,有效检测这些形态学改变对早期诊断与治疗青光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彩色眼底立体照相以及激光扫描偏振仪这几种常用视盘形态学诊断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通过动物在体实验探讨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作用及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0.5~10mg·L-1柔红霉素在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中行囊袋内灌注10min(30例),以20mg·L-1柔红霉素作维持前房灌注(1例)。通过手术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术后眼组织反应。结果随访3mo发现,随用药浓度增加,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下降,未发现角膜损伤及术后葡萄膜反应,较高浓度桑红霉素应用亦未造成明显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结论本研究表明应用桑红霉素1次性眼内灌注可减少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且无邻近眼组织损伤。高效。安全、简便的用药特点提示柔红霉素在后覆膜混浊预防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兔眼视网膜下腔植入人胚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后不同时期的眼底和组织学改变。研究环胞菌素A(Cyclosporines,CsA)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否抑制人胚眼RPE在兔眼视网膜下腔中诱导的异种移植排异反应。方法 人胚眼色素上皮片和浓缩色素上皮细胞悬液植入36只兔眼的视网膜下腔,其中16眼为对照组,用于观察排异的自然转规。分别7d(8眼)和30d(8眼)后获取组织标本。另20眼为实验组。RPE移植后,每周一次玻璃体腔内注射CsA 1mg(12眼)或CsA0.1mg(8眼)。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毒性反应使用ERG进行检查。结果 人胚眼RPE片和浓缩的RPE细胞均能在视网膜下腔短期存活。移植的RPE与视细胞结合良好并显示吞噬功能。排异反应发生时间约在术后10~30d。对照组中7d的排异发生率为0/8;30d排异发生率为7/8。排异发生后荧光造影中移植区为高荧光区,组织切片中显示有大量的组织细胞积聚。CsA1mg组30d排异发生率为0/12,0.1mg组为5/8。ERG波幅的下降与CsA剂量和注射次数呈正相关。结论 异种RPE视网膜下腔移植在无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只能短期存活。CsA玻璃体腔中注射能抑制异种RPE移植的排异反应但易引起明显的视网膜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国产回弹式眼压计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产回弹式眼压计临床应用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对特殊病例测量的优越性.方法 分别使用国产SW-500 SUOER回弹式眼压计、ICARE回弹式眼压计及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眼科门诊就诊124例患者(124只眼)眼压,并对三者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UOER、ICARE、NCT三种眼压计测量的均值分别为:(16.82±4.46) mm Hg、(16.90±5.50) mm Hg、(16.36±5.16) mm Hg,SUOER与ICARE测量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NCT与其他两种眼压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种眼压计测量结果彼此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别为0.917(NCT-ICARE)、0.927 (NCT-SUOER)、0.944 (ICARE-SUOER).不同眼压区间三种测量值在中眼压组中两两之间的差值较小,在低眼压组与高眼压组中差值较大.不同操作者使用SUOER回弹式眼压计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OER回弹式眼压计所需检查时间平均为6.12 s,小于NCT平均测量时间10.37秒,77%的被检查者认为其舒适度优于NCT.结论 国产SUOER回弹式眼压计与ICARE回弹式眼压计一样能方便准确舒适地应用于各种临床患者,尤其对于测量婴幼儿等不能固视、配合不良及瘫痪不能坐位测量的患者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