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1.
叶良  章雪梅  江龙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78-2481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戴镜后屈光状态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提供随访时间及配镜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288例(576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连续多年屈光数据,按初诊时主导眼等效球镜度数分为8组进行屈光度与观察期的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屈光度与月龄多数存在直线回归关系(P<0.05)。首先,M4组非主导眼、M3组的双眼、M1组的双眼和H1组的双眼屈光度数改变先朝远视方向进展,但进展的度数逐年降低,后向近视方向发展的趋势。M2、H2和H3组的双眼屈光度数改变一开始即向近视方向进展。其次,转变年龄各不相同,H1非主导眼最小(2.4岁),M3主导眼最大(7.4岁)。第三,改变速度各不相同。远视各组下降速度接近;在近视组,M1的双眼和M3的主导眼增加速度最快,M2非主导眼增加速度最慢。散光度数基本不变。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正视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类:①一开始即向近视方向进展。②先朝远视进展,再向近视进展。演变速度和转变年龄与屈光不正程度、眼别相关。随访时间和配镜处方的制订需要考虑上述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戴镜后屈光状态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随访时间及配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65例(130眼)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连续多年的屈光数据,对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屈光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屈光度差值与观察期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等效球镜度、球镜度、散光度差值与月龄存在直线回归关系(P〈0.01)。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等效球镜度月平均分别减少0.015 D和0.012 D;等效球镜度改变规律为远视度先增加后减少,而后有逐渐向近视方向发展的趋势;转变年龄为3.58~4.90岁;散光度月平均演变速度仅为0.002 D。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戴镜后屈光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度先增加后减少,而后有逐渐正视化趋势:年均改变速度〈0.25 D。  相似文献   
3.
儿童用眼卫生问题已成为公众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引起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重视.不科学的用眼卫生行为会导致儿童的视力损害,影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临床证据表明,近视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是致盲和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1-2],应给予足够重视.近年来儿童近视眼的流行情况呈现患病率增高、发病年龄提前的特点[3],预防近视刻不容缓.本研究采用计算机验光和调查问卷综合分析低年级学生近视流行病学现况及近视学生用眼卫生知识状况,为进一步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眼保健健康教育提供资料,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近视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弱视训练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应用体会。该系统运行环境为100M交换式以太网.使用TCP/IP协议.软件开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中文版,采用多文档多菜单界面(MDI),以多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系统包括4个结构模块:斜弱视门诊检查结果记录和管理、训练计划制订和管理、训练结果记录和管理、数据查询与报表功能。在医院集成化管理网络上,以斜弱视护士和医生为用户端进行系统应用,体会包括:与传统手工记录训练结果相比.计算机管理模式让医生可以随时查阅阶段训练效果.便于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减少弱视训练的失访率:增加了弱视训练制订的科学性;完善了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有利于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6.
了解温州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用眼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及三者间的关系,为有效开展眼保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温州市3所小学一~三年级学生共1 528名,采用自编的结构问卷调查用眼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温州市小学低年级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总得分中位数为84.6分,对视力的正常值、户外活动的保护作用、配戴眼镜的必要性3个条目回答正确率较其他知识条目低,分别为37.4%,56.1%,40.6%.92.3%的学生对视力保健教育持正向态度,79.4%对参与保护视力活动持正向态度.用眼卫生相关行为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趴在桌子上读写,报告率为46.0%.用眼卫生知识与用眼卫生相关态度及行为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7,0.115,P值均<0.01),用眼卫生相关态度与用眼卫生行为也呈正相关(r=0.287,P<0.01).女生较男生用眼卫生行为较好(Z=-5.468,P<0.01);随年级增高用眼卫生相关行为得分逐渐递减(H=34.229,P<0.01).结论 应建立系统化的眼保健教育课程,针对学生用眼知识的薄弱环节加强教育,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杭州市6 ~15岁儿童散光的患病情况,为防治儿童散光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杭州市某区5所小学及2所中学在校学生6 643名,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用自动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状况.结果 6 643名儿童检出散光≤-0.50 D者4 809名,检出率为72.39%;散光≤-0.75 D者2 175名,检出率为32.74%;散光≤-1.00 D者1 773名,检出率为17.66%.散光度≤2.00 D者占绝大多数,构成比为90.39%,各年龄组散光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062,P=0.358).顺规散光是6~15岁儿童散光的主要类型,占82.87%;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各占13.26%和3.88%,各年龄组轴向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420,P=0.701).6~15岁儿童以复合近视散光为主(77.83%),单纯近视性散光、单纯远视性散光、复合远视性散光及混合散光的构成比分别为5.74%,1.86%,4.11%,10.47%.随着散光程度的加深,顺规散光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逆规散光逐渐减少;复合近视性散光所占比例越低,混合散光越高.结论 6~15岁儿童散光检出率较高;顺规散光和复合近视散光是主要类型;散光程度越高,顺规散光越高.应加强儿童散光的早期屈光筛查及矫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温州市某区重点小学及普通小学各1所,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点小学2 07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41.05%,女生(44.69%)高于男生(3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普通小学1 05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17.01%,男生(15.98%)与女生(1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2.122)、每天在家书写时间长(OR=1.230)、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长(OR=1.233)、每周课外阅读量多(OR=1.150)、长时间用眼不能休息(OR=1.246)是重点小学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OR=0.827)、在家不经常用计算机(OR=0.741)是保护因素。普通小学中,父母近视(OR=1.724)、每次用计算机时间长(OR=1.338)、参加课外培训班数量多(OR=1.190)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相对于距离近(OR=0.671)是保护因素。结论重点小学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针对不同学校有侧重点地进行近视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