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摘要:目的:评价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11例病程不超过30d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2 mg,ivd,q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心视力、30°静态视野、眼底镜检、视盘部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视觉诱发电位等各项检查,比较两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视力、视野、视盘RNFL厚度、诱发电位检查P100波振幅及潜时等各项指标及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的观察,探讨年龄和角膜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排除眼部其他疾患和糖尿病全身病)78例(83眼),分为66岁以下、66-73岁、74-84岁、85岁以上四个年龄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治疗,以非接触眼科专用角膜内皮镜,测量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对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的减少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因手术影响的减少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老年患者角膜内皮对手术损伤的敏感性高,术前应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评估应结合年龄段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膜入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11月于我院经结膜入路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42例(42只眼)。结果 1例改行外侧开眶,3例改前路开眶,2例未寻找到肿瘤为保存视功能放弃手术,其余均顺利切除肿瘤。除1例视力丧失外,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微创结膜入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位置、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以及术者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共同性外斜视患儿眼外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膜联蛋白A1(AnxA1)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共同性外斜视患儿53例(82眼)作为斜视组,同期行眼球摘除或角膜移植获得内直肌的正常眼位患儿30例(30眼)作为对照组,2组眼外肌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44例(57只眼)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完成玻璃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了12~90月,平均58月,51只眼(90%)视网膜完全在位,36只眼(63%)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9只眼视力>0.1.V期病变的23只眼中18只眼(78%)和Ⅵ期病变的34只眼中18只眼(52%)视力提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81>3.384,P<0.05 ).结论 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对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玻璃体手术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手术预后与眼底病变程度成正相关.因此,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强调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在严重眼球破裂伤合并眶容积扩大手术中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眶内填充材料(包括medpor板及medpor义眼台)进行眼部外观整复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自2010至2012年间于我院就诊的严重眼球破裂伤后无光感合并眶容积扩大的12例12眼,全部采用眼内容剜出、自体巩膜瓣覆盖的medpor义眼台植入术治疗,部分联合medpor板行眼眶壁重建或眶内填充。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1例患者眶区凹陷全部得到满意矫正,1例发生轻度上眶区凹陷。9例患者义眼片配戴后一定范围内活动度良好(15°-30°)。3例患者活动度差。无一例义眼台暴露、移位及结膜囊狭窄发生。结论:严重眼球破裂伤合并眶容积扩大手术中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眶内填充材料(包括medpor板及medpor义眼台)进行眶区重建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外观,得到较为理想的眼部整复及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眼眶异物的诊断方法及治疗,避免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眶异物15例,根据其临床、影像资料及手术情况分析眼眶异物易漏诊的原因.结果 植物性异物4例,金属性异物3例,玻璃异物2例,骨性异物2例,其他4例.12例曾行清创缝合术,1例植物性异物分两次手术取出.漏诊时间最短3d,最长15个月.结论 眼科医生应熟练阅读影像学资料、熟悉眼眶手术入路并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以降低眼眶异物漏诊率,提高异物摘出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