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真菌性角膜炎在国内居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已成为角膜盲的主要病因,也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之一.药物不能控制、溃疡迁延不愈和(或)病情进展恶化是手术的适应证.在文中就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兔眼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兔眼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安全性,寻找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安全浓度.方法 健康家兔20只(4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眼).A组:角膜基质内注射0.1 ml平衡盐溶液(BSS);B、C、D、E组角膜基质内分别注射0.1 ml浓度为5、10、15、20 μg/0.1 ml的两性霉素B注射液,每4天注射1次,共注射5次.观察角膜透明性、上皮完整性、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测鼍角膜厚度,第5次注射后30 d处死动物,行角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内皮细胞活性率测定及角膜内皮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兔角膜基质内注射浓度为5、10μg/0.1 ml的两性霉素B注射液后不影响兔角膜正常生理功能,角膜透明、上皮完整,角膜内皮细胞无异常,与BSS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15、20 μg/0.1 ml浓度组,角膜出现明显水肿,角膜上皮脱落,严重的角膜新生血管长入,与BS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角膜基质内注射药物可能是一种可选择的、简单易行的给药途经.两性霉素B的药物浓度在5μg/0.1 ml、用量在0.1 ml范围内是安全的;两性霉素B的药物浓度在10 μg/0.1 ml、用量0.1 ml可能安全.角膜基质内注射安全浓度的两性霉素B可能是治疗顽同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4.
引资合作推动军队中小医院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引资合作推动军队中小医院学科建设进行了探讨。对引资合作的原则,调研论证,签约与履行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并阐述了引资合作对学科建设的成效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瞿玲辉  李良毛 《眼科研究》2010,28(2):178-182
真菌性角膜炎居中国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已成为角膜肓的主要病因。随着对发病原因及机制的深入探讨,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为降低该病的致盲率,眼科医师应重视其治疗手段并提高其治疗效果。就抗真菌药物在眼科I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背景角膜基质内注射或前房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顽固的真菌性角膜炎取得较好疗效,但通过这2种途径给药后,药物在角膜和房水的浓度变化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质量分数0.25%两性霉素B滴眼液点眼、1%两性霉素B注射液角膜基质内注射及1%两性霉素B注射液前房内注射3种途径给药后兔眼角膜和房水中的药物质量浓度变化。方法健康家兔4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组,每组15只。A组、B组分别在角膜基质内和前房内单次注射10¨g两性霉素B注射液,C组兔眼机械法去除角膜上皮后用0.25%两性霉素B滴眼液点眼,每次50仙l,共6次,每次间隔5rain。分别于用药后30min、6h、1d、3d、7d各处死3只实验兔,获取房水和角膜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两性霉素B质量浓度的定量检测。结果在质量浓度0.10~100.00mtg/L范围内,两性霉素B的峰面积与吸收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0.10mg/L为其定量限质量浓度;药物在房水的回收率为89.1%~95.7%,在角膜中为81.4%~83.6%。用药后30rain、6h、1dA组角膜中的药物质量分数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药物质量浓度可持续7d,超出绝大多数敏感真菌的MIC。。。用药后30min、6h、1dB组兔眼房水中的药物质量浓度高于A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1d内角膜和房水中均检测到明显药物浓度。结论兔眼角膜基质内注射及前房内注射两性霉素B可以提高药物在角膜及房水中的质量浓度,清除角膜上皮可以提高两性霉素B的角膜穿透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系统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进行圆锥角膜筛选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系统对3213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进行圆锥角膜筛选检查。结果筛选出62例圆锥角膜患者,104只眼(亚临床期42眼、临床期42眼及角膜后圆锥20眼)。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系统可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常规进行圆锥角膜的筛选,早期诊断圆锥角膜并鉴别筛选出后圆锥角膜,同时提供病变在角膜上的地形分布,避免对患者进行斜弱视治疗或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评价角膜基质层间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难治性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探索真菌性角膜溃疡局部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诊断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6例患者(6只眼),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2 ~68(46.0 ±13.6)岁,在抗真菌滴眼液治疗2周或以上效果不明显者,采用30 G针头予以7.5 μg/0.1 ml两性霉素B0.1 ml围绕角膜溃疡周围透明角膜的基质层内注射,每隔3天1次,继续辅以那他霉素滴眼液等抗真菌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结果 6例患者接受角膜基质层间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的病程平均为9.8周,手术前视力从手动/眼前至0.1,每例患者经3~5次角膜基质层间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后,4例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另2例患者视力稳定,随访时最佳视力从CF/10 cm~0.4,患者的角膜溃疡均愈合,遗留部分角膜白斑或云翳,平均随访半年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角膜基质层间注射两性霉素B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93nm氩一氟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keratectomy,PTK)自1995年被FDA批准用于临床以来,在浅层角膜病变的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对活动性感染性角膜病变治疗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PTK治疗难治性浅层真菌性角膜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阶段圆锥角膜的Orbscan-Ⅱ地形图特点,寻找反应其临床病情变化的敏感地形图指标.方法 共62例104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42只眼、临床期42只眼、可疑后圆锥角膜20只眼).应用Orbscan-Ⅱ研究评价,对亚临床期和临床期圆锥角膜进行不同最佳矫正视力组之间15个参数的比较分析,并对前表面圆锥角膜与可疑后圆锥角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不同最佳矫正视力组间,角膜地形图参数中前表而高度(前表面Diff值)、后表面高度(后表面Differ值)、模拟散光度数(SimK Astig)、最大模拟曲率(SimK Max)、3.0mm区不规则性(3.0mm Zone irrg)、5.0mm区不规则性(5.0mm Zone irrg)、3.0mm区屈光度差值(D)、角膜厚度最薄点(μm)、角膜最大屈光力(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厚度中央,周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疑后圆锥角膜与前表面圆锥角膜比较,角膜最大屈光力、最小模拟曲率(SimK Min)、最大模拟曲率(SimK Max)、前表面最佳模拟球面(ABFS)、后表面最佳模拟球面(PBFS)、3.0mm区屈光度差值(D)、前表面最佳模拟球面曲率半径(mm)及后表而最佳模拟球面曲率半径(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参数能较敏感的反应圆锥角膜的病情进展,并能鉴别亚临床期圆锥角膜与可疑后表面圆锥角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