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在中青年男性[1]。我院自1991年-1995年共收治视网膜脱离193例,其中外伤性31例占16.1%,治愈27例,治愈率为87.1%。现介绍如下:一般情况:31例中男22例占71%,女9例占29%。右眼17例,左眼1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7岁。12-20岁2例;21一30岁18例;31-50岁7例;5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28.6岁。31例均系外伤性损害,其中20例有外伤所致眼部损伤(表1)。表1眼部损伤情况统计发病时间最短5天最长2年,1月内15例;2-3月7例;4-6月5例;1年以上4例。31例中高中度近视14例占45.2%。引例找到裂孔28例,裂孔位于…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眼底高之一,且对现功能破坏严重,为恢复患者良好机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至关章要。近年来随着眼前节显微手术的飞速发展,尤其视网膜脱离手术,日里完善,大大提高了治愈串,同时药物治疗机网膜皱折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分述如下:1$响作的切割玻璃作手术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员做手术,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玻间体被认为是眼科手术的“禁区”,直至60年代,才对玻璃体有了新的认识。70年代Maenemer等推广了扁平部被辞体切困方法,同时随着被盯体手术器械的不断改善,使破门体手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高度近视取得了满意效果,已普遍用于临床治疗中、高度近视;其疗效及安全性好;成为矫正中、高度近视最理想的手术方法[1].  相似文献   
4.
急性视网膜坏死3例山东荷泽地区医院眼科王艾寅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严重影响视力的眼底病,约75%患者导致视网膜脱离,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例1张××男性28岁工人住院号210687因右眼视网膜脱离于1990年7月18日转我院。转院前40天,因右眼突然...  相似文献   
5.
泪道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非手术治疗的改进山东菏泽地区医院眼科(274026)王艾寅,刘凤兰泪道阻塞和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用一般保守疗法难以奏效,往往需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如泪囊摘除和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穿线插管等。这些手术方法虽有一定...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9岁,双眼视力减退10d,头痛州,以颅内高压综合征收住神经科。查体:T36C,意识清,精神差,计算定向力可,查体合作,双眼视力指数/50cm,瞳孔等圆,直径4mm,光反射(-),眼前节正常。眼底:双机乳头水肿,边界模糊不清,视网膜中央静脉迂曲怒张,中央动脉细,后极部网膜灰白,色水肿,颈软,无抵抗,心肺(刁,四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查出,腰穿压力正常,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定量正常,头颅CT正常,经颅内降压、能量合剂、神经营养、维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35d,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10d,双眼视物模糊加重…  相似文献   
7.
8.
62例色素膜炎及并发症,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其中对手术反映引起的葡萄膜炎效果最好(88.9%).急性葡萄膜炎次之(56.6%),对霉菌性和绿脓杆菌引起的葡萄膜炎效果最差.中西医结合可发挥各自的作用,局部与整体、标与本兼顾,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又避免了皮质激素及免疫制剂的并发症及其副作用,而且疗效显著、稳定,有效地维护了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视网膜静脉阻塞(ROV)是一种常见的眼底出血性疾病,往往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中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视网膜静脉阻塞目前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视网膜静脉阻塞多伴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其它如血管炎、糖尿病,败血症及红细胞增多症等亦可诱发本病,4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较高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