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女,25岁,5a前行双眼LASIK手术,于2007-05-17T19,下蹲与自家小狗玩耍过程中,不慎被突然跃起的狗头部撞及右眼,当时右眼视物模糊,异物感明显。次日上午来我院就诊,检查见:视力:右眼0.15,左眼1.0。右眼角膜瓣垂直向上移位,下方6点位瓣缘间隙增宽,创缘整齐,保持手术角膜瓣形状,角膜瓣皱褶,角膜上皮完整,瞳孔区角膜雾状混浊,内皮水肿。于当日下午行手术治疗,以显微虹膜恢复器钝性分离,重新掀开角膜瓣,完全刮除角膜瓣边缘部位的上皮组织,防上皮植入,行常规瓣下冲洗,充分展平皱褶角膜瓣并使其完全复位。2讨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板层角膜屈光手术与准分子激光屈光  相似文献   
2.
次声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6 6年法国人加夫洛 (Gavreau)等人提出次声的性质及其生物学作用问题以来[1]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需要 ,次声对生物体的损伤作用 ,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及科研机构重视并进行了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和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等诸多方面的初步研究 ,但是公开的文献报道较少。我国从 70年代起也逐渐开展了对次声波的研究 ,但时值目前对次声生物学效应的认识还处于起始阶段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 次声的性质次声是频率为 0 0 0 0 1~ 2 0Hz的弹性波 ,和声波一样是由各种物体振动所产生 ,通过各种弹性…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4岁,因左眼下睑浮肿,皮下无痛性肿块3月而就诊。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睑皮下出现一黄豆大小的肿物,近1月来发现新生物迅速生长,同时在左侧颞部皮下出现数个大小不等的肿物,于2007—02—30来我院就诊。检查见:左眼视力1.0,左眼下睑皮肤中外侧可触及直径约1cm、2.5cm、1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质硬,活动性好,无压痛。左侧颞可分别可触及1cm×3cm、1cm×2.5cm、1cm×1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不易推动,无压痛。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41岁。因左眼部被砖块击伤后眼球突出,视物不清1h于2007—03—02入院。全身检查头面及躯干散在十余处软组织挫伤,瘀血8cn×2.3cm×1cm不等,无明显运动障碍。专科检查:视力:右眼4.0×-9.00DS=4.8,左眼光感,光定位尚准。TOD:Tn,TOS:T·2。左眼上睑重度瘀紫肿胀,内眦部及下睑外1/3处有长约0.6cm、1.5cm的横形皮肤裂伤,睁眼困难,眼球向正前方突起,各方向运动受限,呈固定状态,角膜光滑透明,瞳孔正圆,直径约6mm,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呈豹纹状,视乳头无水肿,未见视网膜出血及裂孔,右眼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我们1979年对40例慢性肺心病住院病人作灌注肺扫描,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用~(113m)In(OH)_3(铟)—Fe(OH)_3颗粒法。二、设备:应用日本岛津 SCC—150S 型扫描机。三、检查方法1.注射体位:病人取仰卧位,使肺血流不受动力影响,放射性分布较为均匀。注射前应将注射器内药物混匀,针头刺入肘部静脉后稍见回血即缓慢注药。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2.扫描体位:病人取仰卧位,扫描范围应包括两肺尖及肺底部。  相似文献   
7.
眼部异物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情况下都能明确早期诊断和治疗,但也经常碰到因不能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给患者带来长时间的痛苦,甚至于使患者视功能丧失的病例。本文总结我科1995年7月~2007年5月46例眼表特殊异物误诊,漏诊患者,收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鼻泪管钻切联合泪道穿线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总结1998年6月-2003年6月应用鼻泪管钻切联合泪道穿线置管术综合治疗泪道阻塞78眼下泪道(泪囊和鼻泪管),经过半年以上随访。结果:75眼恢复正常的导泪功能,治愈率96.15%。结论:用鼻泪管钻切联合泪道穿线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具有简便、安全、疗效高、并发症少的优点,为目前治疗泪道阻塞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眼内异物留存13a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1岁。左眼持续性充血,流泪10a余,2007-09—24以左眼内异物、眼球萎缩收入院。检查见:左眼视力无光感,球结膜充血,全角膜磁白色瘢痕化,其上有大量新生血管生长,上方角膜缘处隐约可见少量虹膜组织,1点位近角膜缘隐约可见两个小点,疑似异物留存,屈光间质及眼底无法窥及。  相似文献   
10.
挫伤性前葡萄膜炎是常见的眼外伤之一,由于严重的共发症及损害现力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我科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4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例48眼,男28例占70%,女12例占30%,年龄10-55岁,平均26岁。双眼8例,右眼17例,左眼15例。职业:学生10例占25%;工人13例占32.5%;个体户6例占15%;农民5例占12.5%;战士6例占15%。伤型:工伤12例占30%,斗殴打架20例占50%,自伤8例占20%。40例分为两组:(1)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组18例(占45%),裂隙灯下检查房闪阳性及纤维性世渗出,视力0.4-0.6之间;(2)外伤性前房出血组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