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晶状体脱位(Ⅱa型及Ⅱb型)患者23例23眼行囊袋内超声乳化手术,术中行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人工晶状体位置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按照预定手术方案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晶状体核或其碎块坠入玻璃体腔;术后1d角膜水肿20例,眼压升高17例,未出现人工晶状体偏位或移位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wk平均眼压为(15.81±2.10)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wk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下降,变异系数增大,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Ⅱa型及Ⅱb型)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视功能并控制眼压,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是治疗是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军令  王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9):1792-1794
在白内障手术中合理应用手术辅助器械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囊袋张力环及虹膜拉钩是白内障手术中最主要的手术辅助器械,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其材料与设计的发展、单独或联合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化学分子,它的形成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AGE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相应受体的作用导致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形成。通过药物抑制AGE的生成等则可以明显延缓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本文就AGE的生化特征、导致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的机制、检测手段、药物研究及药物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糖尿病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3-AB干预组。糖尿病组和3-AB干预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盐缓冲液。建模成功后3-AB组每日按照30mg/kg给予3-AB灌胃,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则给予等体积9g/L生理盐水(NS)灌胃。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晶状体混浊进展情况,分别于给药后2,4,8wk处死各组大鼠,取出晶状体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含量,并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灌胃3wk时糖尿病组和3-AB组大鼠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4wk和8wk时糖尿病组晶状体混浊程度比3-AB组重(P<0.01)。3-AB组大鼠晶状体中GSH-Px和SOD活性在2,4,8wk时均高于糖尿病组(均P<0.05),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3-AB组大鼠晶状体中MDA的含量在2,4,8wk时均低于糖尿病组(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和3-AB组大鼠晶状体中AGE含量在2,4,8wk时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糖尿病组在2wk和4wk时高于3-AB组(P<0.05),但在8wk时无差异。MMP-2在正常对照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几乎无表达,在2,4,8wk时糖尿病组均强于3-AB组(P<0.05)。bFGF在三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均呈阳性表达;在2,4,8wk时,糖尿病组和3-AB组均强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糖尿病组与3-AB组之间无差异。结论:3-AB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晶状体混浊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降低非酶糖基化水平,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MP-2的表达,减轻晶状体上皮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抑制晶状体混浊。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118例女性POAG患者及对照人群的一般资料及相关信息,分析女性POAG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绝经年龄≥50岁(OR=0.402,95%CI:0.240~0.673,P<0.05)是女性POAG发病的保护因素;高血压(OR=2.213,95%CI:1.322~3.712,P<0.05)、高度近视(OR=3.893,95%CI:2.319~6.535,P<0.05)、一级亲属有青光眼家族史(OR=8.954,95%CI:1.783~45.128,P<0.05)是女性POAG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高度近视、一级亲属有青光眼家族史是女性POAG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女性雌激素可能是女性POAG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数在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10月于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明确为DR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行FFA检查无视网膜病变的单纯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血脂相关检验结果。比较两组间的系统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index,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系统性炎症综合指数(aggregate index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AISI)以及其他检验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DR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相关指标预测DR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索血小板相关参数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发生的相关性,进而明确其作为预测RVO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收治的82例RVO患者作为RVO组,同期选取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基础疾病情况、视力、眼压、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以及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RVO组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视力优于RVO组(P<0.01);RVO组患者RBC及HG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RVO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