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叶黄素(lutein)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Hs,BLECs)增殖和移行的影响.为药物防治后发性白内障(after-cataract)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首先进行BLECs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取第2~3代BLECs。分别采用MTT法、划线法.研究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叶黄素对体外培养的BLECs增殖及移行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当浓度〉μmol/L时,叶黄素能够明显抑制BLECs的增殖.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同作用时间不同浓度组之间抑制作用比较,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各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相同药物浓度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加强,各时间点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②浓度为1μmol和2μmol/L的叶黄素能明显抑制BLECs的的移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愈合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在浓度≥1μmol时,叶黄素能有效抑制BLECs的增殖。②浓度为1μmol/L和2μmol的叶黄素能抑制BLECs的移行,其强度呈一定时间依赖性。③叶黄素可能成为药物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凝胶、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与鼠角膜缘干细胞的3D共培养模型是否有助于角膜缘干细胞的生存率提高和细胞表型的维持.方法 细胞采用96孔圆底培养板培养,并分为3组:①鼠角膜缘干细胞单独培养组(A组),含3×104个角膜缘干细胞;(2)鼠角膜缘干细胞与纤维蛋白共培养组(B组),将纤维蛋白原配成10 mg/mL的磷酸盐溶液,与鼠角膜缘干细胞混合成3×105/mL的混合悬液,取100 μL 细胞悬液培养;③鼠角膜缘干细胞、纤维蛋白和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组(C组),将鼠角膜缘干细胞与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以1:0.5混合,配成含有10 mg/mL纤维蛋白原的4.5×105/mL混合悬液,取100 μL 进行培养.于培养后4、24和48 h,以Annexin Ⅴ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生存率和凋亡率.以Western blot检测角膜缘干细胞分化蛋白Keratin K3/K76的表达.结果 角膜缘干细胞在4、24 和48 h的生存率最高者为C组,分别是(95.7±2.0)%、(95.1±1.2)% 和(92.0±1.7)%;其次为B组,分别是(95.2±3.0)%、(89.8±1.5)% 和(80.0±0.8)%;最低为A组,分别是(95.0±1.2)%,(84.5±1.2)% 和(70.0±0.9)%.细胞凋亡率的趋势与此相反.角膜干细胞分化蛋白的表达强度,在4 h时各组之间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差异,但在48 h时,C组的表达强度(70±4)明显低于B组(97±6)和A组(102±4).结论 鼠角膜缘干细胞与纤维蛋白和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共同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角膜缘干细胞在3D培养中的存活率,可减少鼠角膜缘干细胞的分化和有益于其表型的维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MG132分别处理牛LECs 12、24、36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G132对牛LECs凋亡的影响.结果 在作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着MG132浓度的增高(0、2、5、10μmol/L),对牛LECs增生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1).当作用时间达36h时,半效抑制浓度IC50为2.03μmol/L.同时,MG132能够明显诱导牛LECs凋亡:FCM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2μmol/L的MG132作用12h,细胞早期凋亡率为20.24%±1.51%,对照组为0.98%±0.20%(P<0.01,n=3).结论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牛LECs凋亡,蛋白酶体活性的丧失可能在白内障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及对患者病情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6月就诊的108例剖宫产后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4例同期剖宫产后无下肢DVT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最大振幅(MA)、α角]、常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分析研究组患者TEG参数与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7d后TEG参数及常规凝血指标。结果 研究组入院时R、K短于对照组,MA、α角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院时PT、TT、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入院时R、K与PT、TT、APTT呈正相关(P<0.05),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呈负相关(P<0.05),MA、α角与PT、TT、APTT呈负相关(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对20只健康家兔(40眼)均行青光眼滤过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20眼)。第1组:随机选择一眼做单纯小梁切除术,另一眼做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苏拉明;第2组:随机选择一眼做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mitomycine,MMC),另一眼做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苏拉明。对兔眼术后3d、7d、15d、30d、60d不同时期的滤过泡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采用HE染色和天狼星-苦味酸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新生胶原纤维、新生血管的改变化。结果成纤维细胞:应用苏拉明组和MMC组术后滤过道成纤维细胞数目与单纯小梁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胶原纤维:应用苏拉明组和MMC组术后滤过道新生胶原量与单纯小梁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血管:应用苏拉明组和MMC组术后滤过道成纤维细胞数目与单纯小梁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可在术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新生胶原纤维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