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保留透明晶状体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的巨大视网膜裂孔(giant retinal tears,GRT)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7年7月至 1999年7月间30例GRT患者的31只患眼作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包括三通道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割、膜剥离、视网膜切开与切除、全氟萘烷使用、眼内激光光凝、硅油或C2F6气体 填充。术中28只眼保留透明晶状体,术后追踪时间11~34个月(平均12.5个月)。结果GRT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29只眼,部分复位1 只眼,有效率为96.8%。硅油填充27只眼,平均6.0个月后行硅油取出,追踪6~19个月,26只眼视网膜全部复位,1只 眼失败。3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摘除,最终保留晶状体25只眼,其中并发晶状体后囊轻度混浊16 只眼。24只眼术后视力提高,占77.4%, 最好的矫正视力0.4。结论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联合应用全氟萘烷液体及硅油填充可有效的提高伴有PVR的GRT 手术成功率及视力。(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93-95)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过氟化碳液体后在前房中残留的小滴长期影响。方法 观察组有9例(9只眼),均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在前房内残留全氟萘烷液体的患者。手术方法较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技术,包括三通道睫状体平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膜剥离、全氟萘烷液体使用、眼内激光、硅油-全氟萘烷液体变换或气体-全氟萘烷液体交换。平均随访10.3mo。结果 9例患者术后前房中发现全氟萘烷液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透明晶状体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的巨大视网膜裂孔(giant retinal tears,GRT)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7年7月至1999年7月间30例GRT患者的31只患眼作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包括三通道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割、膜剥离、视网膜切开与切除、全氟萘烷使用、眼内激光光凝、硅油或C2F6气体填充.术中28只眼保留透明晶状体,术后追踪时间11~34个月(平均12.5个月).结果 GRT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29只眼,部分复位1只眼,有效率为96.8%.硅油填充27只眼,平均6.0个月后行硅油取出,追踪6~19个月,26只眼视网膜全部复位,1只眼失败.3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摘除,最终保留晶状体25只眼,其中并发晶状体后囊轻度混浊16只眼.24只眼术后视力提高,占77.4%,最好的矫正视力0.4.结论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联合应用全氟萘烷液体及硅油填充可有效的提高伴有PVR的GRT手术成功率及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牙牙体缺损的患者采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方案实施治疗对咀嚼功能指标及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上前牙牙体缺损的患者共计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做有效的分组处理,其中,对照组40例应用钴铬合金修复体方案,观察组40例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方案,对两组咀嚼功能指标评测值、牙龈功能指标检测值、炎症指标检测值、并发症发生率观测值展开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咀嚼功能各评测值均有上升,观察组上升更为显著(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牙龈功能各数据均有降低,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数据均有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数据更低(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方案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咀嚼功能水平,增强牙龈功能,降低炎性反应程度,且可防范并发症发生,开展价值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