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佳木斯医学院附属一院眼科王玉清,刘远光,张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眼科汪宝麟我们对36例感染性角膜溃疡采用了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本法能彻底去除角膜病变区,防止感染向眼内蔓延,是保存眼球,恢复视功能的有效方法。现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对致盲的2例(2眼)角膜葡萄肿的眼球重建术,并就治疗原理、方法、治疗要点及可行性进行了讨论。随访3.5个月至3年显示有防盲、治盲效果。  相似文献   
3.
免眼巩膜表面进行了电凝实验,测定了房水中蛋白(PRO)、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环素(PGI_2)和血栓素(TXA_2)的含量。结果透热电凝组的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证明PGE_2、PGI_2和TXA_2参与了透热电凝对眼的伤性反应作用,是引起术后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提示在视网膜脱离术前及术后,眼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及预防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 视网膜下囊尾蚴症较多见。但一眼视网膜下同时寄生两个囊尾蚴较少见。我院最近收治一例,经过三次手术将两个囊尾蚴摘除,现就本例手术谈点粗浅体会。病例报告患者男,37岁。于1989年4月初自感右眼不适,经某院诊断为虹膜炎,经激素等药物治疗暂时缓解;同年6月初发现右眼视力下降,来我院治疗,以右眼视网膜下猪囊尾蚴病收入院。平时无头痛及抽搐史,未便过绦虫节片。全身检查:除前额部、右前臂屈侧及腹部皮下有数个近黄豆大小之结节外,余无异常所见。眼科检查:右视力0.3、左视  相似文献   
5.
6.
所谓“疙病性失明症”的范围很广,包括光觉完全消失的黑矇症和视力高度障碍(3米指数以下)的弱视,为了叙述方便起见统称为“失明症”。疙病性失明症是一种非器质性改变的疾病,为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多发生于精神易兴奋的人,好愤怒、忧郁,容易接受意外的刺戟。疙病性失明症,我们可以认为是全身“疙病神经系统反应上眼部症状”之一,有时视力障碍可能为其主要症状和唯一的明显表征。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下囊尾蚴症较多见。但一眼视网膜下同时寄生两个囊尾蚴较少见。我院最近收治一例,经过三次手术将两个囊尾蚴摘除,现就本例手术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作者自1975~1979年观察小儿单眼高度近视20例,着重对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疗效等加以分析。其中男13例,女7例。就诊年龄3岁~12岁(平均6.8岁)。屈光度为-6.0 D~-16.0 D(平均-10.35±3.47 D)。20眼中有散光者12眼(60%),其中3D以上散光者有3眼。两眼不等程度为-5.0 D~-15.0 D(平均-9.24±3.03D)。视力不足0.1者16眼(80%),健眼视力14眼(70%)在0.8以上,而0.5~0.6者为3~5岁幼儿。眼轴长度共测19例38眼,高度近视眼为  相似文献   
9.
三瓣小梁切除术治疗眼光眼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行激光虹膜切开术101只眼,全部病例经1~3次治疗均获得切开成功,8.9%的眼在术后4周内切口关闭经再次治疗后开放。治疗效果满意,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