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篇
  201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红光脉冲刺激合并遮盖治疗儿童弱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视觉生理的深入研究,不少学者试图在儿童弱视治疗中探索新的手段。Parrozzani 首先于1984年提出使用闪烁光刺激治疗儿童弱视,并在临床验证中取得满意效果。受其启发,我们根据眼电生理特点,设计以红光脉冲的形式刺激视网膜,逐渐增加弱视眼的感觉输入,从而锻炼发生弱视的皮质、枕叶和皮层17区。并在短期予试验中收到较好效果。该仪器系电一光  相似文献   
2.
PRK与LASIK矫正近视性散光准确性及预测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对比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矫治近视性散光的疗效及预测性,进一步分析两种手术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LASIK及PRK,对40例近视散光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结果:近视球镜矫正的准确性,LASIK组高于PRK组;近视散光度数的矫正及散光轴位矫正的准确性两组无明显改变;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LASIK组大于PRK组;解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及角膜表现非规则性指数(SAI)在手术前后的变化,LASIK及PRK组无明显差异。结论: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的疗效优于PRK。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评定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FMA评分以及ADL评分情况,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梗塞患者早期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LASIK矫治近视及近视性散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是一种新型的角膜屈光手术 ,其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满意疗效得到临床的不断证实 ,同时一些手术并发症也相继被报道[1,2 ] 。我院自 1 996年至今应用LASIK矫治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 2 0 0 0余例 ,现将部分病例 (复诊 1年以上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 1 0 92例 ( 2 0 71只眼 ) ,其中男性 5 33例 ,女性 5 5 9例 ,年龄 1 7~ 5 0岁 ,平均 2 5 .2 1岁。术前屈光度为 - 1 .5 0~- 2 8.1 2D(等量球镜 ) ,平均 ( - 7.5 5± 3.96 )D ,散光 0~ 6 .5 0D ,平均 ( - 1 .5 5± 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儿童弱视防治已引起眼科界广泛关注。治疗弱视的方法较多,如传统遮盖疗法,光学压抑,增视疗法和红光胶片法等。方法选择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随着视觉生理的深入研究,物理、生理边缘学科的发展,不少学者试图在弱视治疗上探索新的途径。我科自去年9月以来,自行设计红光刺激仪对40例弱视(60只眼)患儿进行予了试验,短时间内取得了较明显的疗效,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