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篇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0引言眼眶骨折是由于外部致伤因素作用于眼部,导致眼眶壁骨质破坏,产生眶内出血、眶内容嵌塞、眼位改变、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眶腔扩大、眼球内陷、视力下降等症状[1]。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有术中眶内出血和血肿、神经肌肉损伤、术后植入物排斥脱出、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等。合并颅骨骨折时,还可出现脑脊液眶漏及鼻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广睿  陈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999-1000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植入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观察62例62眼眼球摘除一期植入HA义眼台患者,采用非包裹义眼台植入方法,术后随访6~24mo,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患者62例均有较好的手术效果,良好54眼(87%),一般8眼(13%)。无HA义眼台排斥、感染、暴露、脱出、移位;无结膜裂开,无眶内感染及上睑下垂现象。结论:HA义眼台是较理想的眶内植入材料,非包裹义眼台植入术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明  柴广睿  苏志彩  刘璐  王梦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176-2180
目的:探索经结膜入路不缝合骨膜修复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临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包括单纯性眶壁骨折51例,复合型骨折21例。采用经下睑结膜切口或经泪阜切口。探查并还纳嵌顿组织,根据骨折特点,采用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或钛板、钛网修复眼眶骨折。所有病例均不缝合骨膜,结膜对合后,应用可吸收缝线缝合3针,然后缝合外眦韧带。观察术后各种并发症,包括结膜愈合状况;植入物暴露、感染和移位;外眦畸形;下睑退缩等。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平均随访4~18(平均11)mo,结膜切口愈合良好。其中3例出现外眦畸形,1例出现下睑内翻倒睫伴下睑退缩。无1例出现植入物暴露、感染和移位。结论:经结膜入路不缝合骨膜的眼眶骨折修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且无严重并发症,可以将该技术应用于单纯性和复合型骨折的临床修复。  相似文献   
4.
0引言眼内淋巴瘤有两种类型,一种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称之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另一种起源中枢神经系统之外,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眼部,而初发于眼内的也叫原发性眼内淋巴瘤[1]。过去曾认为,恶性淋巴瘤的瘤细胞属网织细胞系统,既往也称为网织细胞肉瘤[1,2]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快速准确地检查视力,自行设计一台视力自动检查仪,并将其与传统视力表检查方法进行对照,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开发视力自动化检测软件,使用液晶显示器(LCD)显示视标,被检者根据视标开口方向使用无线设备反馈信息,计算机将自动记录和处理被检者的反馈信息,同步显示被检者的视力检测结果,并在检查结束打印检查报告。同时使用传统视力表检查视力,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该软件系统的检测结果有极佳的可重复性,同时将该系统和常规视力表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视力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视力,可以推广应用于各级医院、学校和体检等机构,尤其适用于群体视力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大龄近视患者LASIK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岩  夏丽坤  于杰  柴广睿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2022-2024
目的:探讨大龄近视患者LASIK特点及采用Monovision矫正方法设计的LASIK术后疗效。

方法:对104例186眼大龄近视患者(年龄≥40岁)采用Monovision矫正方法设计并进行LASIK手术,并对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手术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术后1mo,所有术眼的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P<0.01),达到1.0的百分率分别为非主导眼83.7%(87/104),主导眼91.5%(75/82); 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非主导眼差异不显著(P>0.05),而主导眼提高明显(P<0.01); 术后屈光度非主导眼为-0.70±0.12D,与术前欠矫设计量基本一致(P>0.05),主导眼为-0.04±0.28D,两组差异显著(P<0.01); 患者对远视力满意度100%、近视力满意度82.7%。

结论:大龄近视患者行LASIK治疗以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为主,大屈光参差(>2.50D)患者占比例较高; 采用Monovision矫正方法设计的LASIK术对改善大龄患者术后视近功能、缓解视疲劳以及提高其视觉满意度是切实有效的,将这一临床经验用于个体化手术方案的设计可以使其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眶下神经的眶内段走行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101例正常成人骨性眼眶行双眶CT平扫和三维重建,测量眶下管长度、眶下孔到眶下缘的垂直距离、眶下孔到颅正中线的垂直距离、眶下管和上颌骨前壁夹角。每个数值测量5次,取平均值。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对101例正常成人骨性眼眶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53例男性右侧眶下管长度的测量结果为12.97±2.63mm,左侧为13.21±2.73mm。48例女性右侧为12.72±2.70mm,左侧为12.79±2.77mm; 眶下孔到眶下缘的垂直距离的测量结果53例男性右侧为8.69±1.98mm,左侧为9.01±2.21mm。48例女性右侧为9.14±2.34mm,左侧为9.33±2.18mm; 眶下孔到颅正中线的垂直距离的测量结果53例男性右侧为33.34±3.33mm,左侧为33.41±3.01mm。48例女性右侧为32.33±3.78mm,左侧为32.39±4.23mm; 眶下管和上颌骨前壁夹角的测量结果53例男性右侧为(79.80±10.38)°,左侧为(81.47±11.70)°。48例女性右侧为(76.30±13.51)°,左侧为(76.04±14.64)°。男性左右侧所测得数值的比较和女性左右侧所测得数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男女同侧所测得数值的对比采用t检验,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通过CT对眶下神经走行的测量的研究,能更好为眶下神经相关疾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也避免手术中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透镜切除术(femtosecond lenticule extraction,FLEx)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0例(60只眼),按照非随机自愿原则分为两组:FS-LASIK组患者30只眼,采用飞秒手术系统制作角膜板层瓣联合准分子激光仪进行屈光治疗。FLEx组患者30只眼,采用飞秒手术系统制作角膜板层瓣并同时完成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前测量中央角膜厚度≥500μm,计划治疗后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300μm。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记录术后1周,1、3和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客观验光值、眼的高阶像差值、对比敏感度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术前屈光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全部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术中和术后均无危害视力的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时,FLEx组30只眼,96.7%的欲矫正屈光度与实际矫正的屈光度值相差在±0.75 D以内,93.3%的裸眼logMAR视力在4.9及4.9以上(平均4.99±0.13),80.0%的最佳矫正视力未变,13.3%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3.3%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3.3%的BSCVA下降一行。FS-LASIK组30只眼,90.0%的欲矫正屈光度与实际矫正的屈光度值相差在±0.75 D以内,86.7%的裸眼logMAR视力在4.9及4.9以上(平均4.98±0.12),83.3%的最佳矫正视力未变,6.7%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6.7%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3.3%的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一行。两组中均未出现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两行及两行以上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屈光度的变化:FLEx组的平均屈光度术后1周时为(+0.25±0.79)D,术后半年时为(-0.05±0.56)D,半年内平均屈光度数变化0.30 D。FS-LASIK组的平均屈光度术后1周时为(+0.72±0.92)D,术后6个月时为(-0.15±0.65)D,半年内平均屈光度数变化0.87 D,向近视方向漂移,表明FLEx组术后屈光度比FS-LASIK组更稳定。在6 mm瞳孔直径下检查术后眼的高阶像差值,无论是总高阶像差值还是球差值,FLEx组均明显小于FS-LASIK组(P〈0.01)。在暗光5 mm瞳孔直径状态下,FLEx组术后6个月时各空间频率(1.5、3、6、12、18 c/d)下的对比敏感度值均高于FS-LASIK组(P〈0.01)。结论 FLEx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在术后屈光度的稳定性、避免术后高阶像差增加、以及提高术后对比敏感度方面,FLEx术比FS-LASIK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眼眶骨折患者有所增加,眶壁骨折是眼科常见的一种外伤。眼眶骨折是眶部挫伤所致的眶壁骨折,系由直径大于眶口的物体钝性打击眼眶软组织和眶缘,使眶内压力突然升高,引起眶壁最薄弱处(如眶内壁和下壁)向外爆裂,而眶缘尚完整。眼眶骨折重建手术涉及眼科、口腔科、神经外科及耳鼻喉科等多个学科,解剖形态复杂,操作难度大,是最复杂的眼眶手术之一。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的关于眶周外伤和相关的眶壁解剖、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诊断、眼眶骨折的手术治疗、操作要点以及骨折固定材料等方面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眼眶骨折作为眼外伤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眼球内陷、复视及眶下神经损伤,影响眼的正常功能。若眼球内陷过重,有严重复视或眶下神经损伤,常需行眼眶骨折修复术来恢复正常解剖结构。而眼眶解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手术入路和植入材料的选择举足轻重,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可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以期以最小的手术损伤达到最理想的预后,结膜入路能获得较大的手术视野,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以作为眶壁骨折修复术的标准入路之一。钛网和各类可吸收材料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塑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植入材料。同时,新兴的3D预成型技术在骨折修复术中的应用也日趋成熟,为骨折修复术的个体化、精准化指引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