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翼状胬肉420例(452眼),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合并基底部溃疡20例(20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人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1~7a。结果:翼状胬肉452眼,上皮愈合良好,角膜病变区光滑透明,18眼复发,复发率为4.0%。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合并基底部溃疡21眼,角膜溃疡修复、上皮缺损区界面光滑平整、清亮。结论:角膜缘干细胞为病灶角膜提供了健康干细胞来源,恢复了角结膜屏障功能;人羊膜本身无抗原性,术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且具有抗炎、抑制新生血管及抗纤维化作用;在促进伤口愈合中起重要作用,使其成为角膜上皮移行及生长的支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眼表疾病的手段。相对于角膜缘干细胞而言,羊膜仅起着角膜上皮生长移行支架物的作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不能被羊膜移植所替代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类研制成软性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加工工艺的提高,SCL的质量日臻于完善;随着近年来媒体的广为宣传,这种超薄、质软且光学性极好的软性接触镜日益受到屈光不正患,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接触镜在矫正屈光不正和治疗一些角膜疾病中,有其独特的优点,使角膜接触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颞侧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丁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54例(7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上象限或颞侧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65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7眼视力不变.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眼压(13.40±3.56)mmHg.功能性滤过泡保留完整,未见瘢痕化及渗漏.结论 颞侧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操作简单,视力提高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眼压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4.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变化。方法选择43例(78眼)弱视儿童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P-VEP检测,同期对30例正常儿童检测,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弱视儿童P-VEPP100波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则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弱视经治疗后P-VEP均有改善,重度弱视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P-VEP是诊断弱视的可靠依据。儿童弱视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P-VEP,能评价治疗效果,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5.
检影验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客观检查眼球屈光状态的方法。对于散光眼检影验光以后的结果所作的记录,目前在使用上没有完全规范。由于方法不统一,就会造成临床或实际应用时的混乱。同时也带来一些相关的其它问题。为此,将散光眼检影验光的处方记录及其相关的其它问题做下列简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甘油保存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完成随访观察的12例(17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甘油保存羊膜植入.结果:术后随访6~24mo,88%的患者眼压得到良好控制,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8%,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别于术后2,3mo眼压复升,手术失败.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甘油保存羊膜植入手术,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良好,眼压控制满意,可作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一种新的、有效的尝试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9例(29眼)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眼压控制正常、稳定,皮质类固醇局部抗炎,葡萄膜炎症得到显著控制后,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正常,视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中并发症有剪除周边虹膜时少量出血,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表面渗出膜等,无暴发性脉络膜出血、前房延缓形成、角膜失代偿、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眼压正常、葡萄膜炎症控制后,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控制患眼眼压,减少术后前房延缓形成,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恢复视功能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和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且费用低廉,尤其适合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8.
患者史××男15岁学生于1985年1月1日来我科就诊。主诉近半个月来,眩晕、复视。眼部检查:视力右0.8,左0.8。屈光间质、眼底未发现异常。患者注视时,两眼均有轻度眼球震颤,右侧为快相,全身体格俭查:病人呈痛苦面容,血压110/65mmHg,患者不能自行坐立、行走,闭目难立试验( ),其余未见异常。耳鼻喉科未查出眩晕之病因。后追问其病史时,其母代述患儿曾患有癫痫病,截止就诊时,一直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每天剂量0.3g),长达两年零四个月。随即嘱患者停止服药。一个月后再复查,患者能自如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