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入院前3d睡觉时忽觉右眼胀痛伴视物重影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及眼外伤等病史。查体:右眼视力1.0,眼球各个方向运动爱限,伴眼球转动疼痛。眼位正,眼球向正前方凸出,Hertel眼球突出计测右眼球突出度17mm,右眼突出度14mm。触诊眶缘完整,眶压较高,按压无还纳,压痛阴性,结膜无水肿,角膜及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压21mmHg.右眼视力1.0,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8例(298眼)弱视儿童采用戴镜、遮盖和眼博士弱视仪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分析弱视儿童视力矫正的疗效。结果:矫正视力达1.0者145眼(48.66%),矫正视力0.6~0.8者50眼(16.78%),无效103眼(34.56%),总有效率为65.44%,3~6岁治疗效果最好,达到87.10%,定期复查,无一例反弹。结论:戴镜、遮盖配合眼博士弱视仪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显著,治疗弱视的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4.
美国视光学专业兴起于 1880年左右。 190 1年Minnesota州颁布了关于视光学行医规则的第一个立法。视光学医生们是提供眼视觉医疗保健服务的最主要群体之一。视光学医生的职责是给患者验光配镜 ,进行视功能训练 ,几乎所有州的视光学医生有权给患者开处方治疗眼病并可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学龄前儿童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儿童干眼患者32例64眼,给予人工泪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点眼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mo分别就临床症状、泪膜干涉图像等级及泪河高度做对比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mo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泪膜干涉图像等级及泪河高度均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明显改善儿童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干眼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北美视光学院教育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光学是关于眼视觉系统医疗保健,增强视功能的一门独立专业。视光学医师验光配镜,用药物诊断治疗眼病。要在北美地区从事视光学临床工作,必须进入视光学院学习,获得视光学博士学位并取得行医执照。北美视光学院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一批视光学院成立于1850~1900年期间,1926年第一批视光学院通过官方认证。随着视光学专业的逐步兴盛,北美视光学院发展成为综合科研、教学及临床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本文主要翻译介绍视光学院的临床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7.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严重影响视力及致育的重要疾病。本病的药物治疗方法虽有很多,但探寻可靠而有效的药物疗法仍属必要。现就0.1%硝酸士的宁滴眼液(以下称SM)治疗本病3例报告如下:例1 李×男41岁右眼疼痛来诊,视力下降30余天,曾在当地医院按细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无效,而来本院治疗。全身一般情况好,右眼视力光感,左眼1.0。右眼混合充血,角膜溃疡中央部稍隆起,边缘不齐,眼底窥视不清。溃疡边缘刮片检查出霉菌菌丝,当即用0.1%SM 点眼,每小时一滴,治疗14天后,萤光素染色阴性,溃疡区平复,刺激症状消失,留白斑痊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下斜肌减弱术对第一眼位眼球客观旋转角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以来各种类型斜视患者中下斜肌功能亢进者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3例30眼。应用Stratus OCTTM3000扫描仪于术前及术后1wk对患眼进行眼底扫描及图像拍摄,获取眼底图像。将所拍摄图像应用Photoshop进行分析处理,测得视盘-黄斑中心凹夹角即该眼球的客观旋转角。结果:术前及术后外旋角度比较,术前为17.200°±6.624°,术后为7.735°±6.545°,术前与术后眼球旋转角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下斜肌减弱术可明显改变眼球在第一眼位的客观外旋转角度。本研究所得的结果即下斜肌减弱术对第一眼位眼球客观旋转角度影响的范围,对旋转斜视患者术前手术设计及预后估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降糖1号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室温条件下超声法提取供试品,使用三氯化铝显色,以芦丁为对照品溶液,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为421nm。结果:芦丁浓度在8~321.z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0%,RSD为2.98%(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控制降糖1号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状体眼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CCT)的改变,并与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中央角膜厚度进行对照研究。方法:该实验包括随机抽样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45个无晶状体眼及人工晶状体眼患者共45眼,同时有46个健康的进行性别和年龄配比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对他们进行包括中央角膜厚度及眼压(Goldmann眼压计及Tonopen眼压计)的全面的眼部检查。将测得的眼压与角膜中央厚度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研究对象的45眼中包括35只无晶状体眼与10只人工晶状体眼,其角膜厚度中位数为626μm(范围为523~870μm),而正常对照组的中央角膜厚度为556.0μm(范围为490~640μ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无晶状体眼与手术时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眼之间的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但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患儿中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眼与无晶状体眼之间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847)。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36mo(年龄从1wk到10岁不等),且其年龄与CCT之间呈负相关(r=-0.485,P=0.001)。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与人工晶状体眼的患者显著比正常对照组的角膜变厚。这种差异对解释术后眼内压升高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无晶状体眼患者术后最常见的继发青光眼的并发症的解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