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在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7-06在我院行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病例22例28眼,男10例,女12例,年龄3~28(平均12.32±6.81)岁,从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DVD疗效、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眼位及代偿头位、并发症等方面观察,术后随访6~18(平均10.05±3.87)mo。

结果: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无双眼视功能者11例(50%); 恢复Ⅰ级视功能者6例(27%); 恢复Ⅱ级视功能者3例(14%); 恢复Ⅲ级视功能者2例(9%)。DVD疗效:满意17例(77%),好转5例(23%),无效0例。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治愈13例(59%),好转9例(41%),无效0例。术后眼位及代偿头位:(1)水平眼位:外斜矫正术后水平眼位欠矫1例,内斜矫正术后水平眼位欠矫1例,过矫0例,正位20例;(2)垂直眼位:垂直斜视度≤5者13例,5<垂直斜视度<10者9例,平均5.55±2.35,垂直眼位无过矫;(3)代偿头位:术后6例代偿头位消失,1例代偿头位明显改善。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轻微抗上转综合征,1例患者发生轻微睑裂缩窄,睑裂缩窄量<1mm。

结论: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疗效满意,规范的术前检查、个性化手术设计以及手术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7-01/12在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进展的青少年儿童757例,通过查阅角膜塑形镜在院病历以及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进行回访,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纳、总结,分析配戴者的复查情况及坚持戴镜情况,从而掌握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

结果:入选病例757例,其中男363例,平均年龄11.66±2.256岁,女394例,平均年龄11.96±2.206岁,总体平均年龄11.82±2.234岁,男生与女生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5,P>0.05)。教育阶段、就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对复查依从性和坚持戴镜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区域、家庭经济情况、塑形前后视力、控制近视效果对复查依从性和坚持戴镜依从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教育阶段、就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与复查依从性和坚持戴镜依从性有相关性(P<0.05)。

结论:东莞地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依从性与教育阶段、就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相关,为提高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依从性,规范验配、规范护理、规范宣教、按时复查和定期回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临床中常见到一种病人,主要表现为旋转斜视,垂直斜视不明显,或者相反,以垂直斜视更为突出,在设计手术时应全面考虑,以免术后出现新问题。我们曾遇到二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10/2019-11在我院就诊的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9例行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治疗,术后随访6mo,观察斜视度的变化、手术正位率、双眼视功能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看近斜视度-41.72±3.35PD,看远斜视度-23.28±9.75PD,看近-看远斜视度差值16.90±2.47PD,术后6mo分别为-5.97±4.85、-2.66±4.78、3.28±1.10PD,手术总体正位率76%。术后6mo,Ⅰ、Ⅱ级视功能恢复比例均较术前提高(P<0.05),远立体视、近立体视恢复较术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A-V综合征、眼球运动受限、限制性斜视、垂直斜视、旋转复视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水平复视,均在术后2~3wk内消失。

结论: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能减少看近、看远斜视度及看近-看远斜视度差值,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2月至2012年7月行矫正手术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年龄、双眼视功能、分型及斜视度设计手术,术后至少随访半年,分析手术疗效.结果 本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疗效对比结果如下:①分开过强型、基本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05);分开过强型、集合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7,P<0.05);基本型、集合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0,P<0.05);②5~9岁组、10~14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3,P>0.05);5~9岁组、15岁以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8,P>O.05); 10~ 14岁组、15岁以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0,P>0.05);③术前、术后半年双眼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5,P<0.05).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根据年龄、双眼视功能、分型及斜视度设计手术,把握好手术时机,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00%自体血清治疗眼化学伤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化学伤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41例41眼,采用100%自体血清滴眼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酸性眼化学伤较碱性眼化学伤疗效好,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P=0.042);角膜上皮小面积缺损较大面积缺损疗效好,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7,P=0.016);结膜及角膜缘小范围缺血较大范围缺血疗效好,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P=0.042)。7例无效患者行结膜瓣遮盖术2例,行羊膜移植术5例。结论:100%自体血清治疗眼化学伤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安全、有效,可促进角膜上皮缺损修复,减少并发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Helveston综合征是以分离性垂直斜视(DVD)、A型外斜、双眼上斜肌亢进三联症为特征的斜视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斜视类型.我们经治一例,现将此报道并探讨Helvesto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