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硫唑嘌呤是最常用于天疱疮的免疫抑制剂之一,但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TPMT基因突变引起的活性下降与硫唑嘌呤的不耐受有关,但亚洲人群该位点突变频率较低。近期研究发现,NUDT15 c.415 C>T基因突变与亚洲人群的白细胞减少症等副作用的关系更为密切,该位点的检测有利于指导嘌呤类药物在天疱疮患者中的个体化应用,减少联合治疗方案中糖皮质激素的长期用量。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 system,CNS)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疲劳是MS常见的症状,影响90%以上的患者,而且是其致残、失业的重要原因,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但由于其具有复杂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故未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对20只家兔进行强光照射损伤视网膜并经口喂食乌饭树树叶或其提取物,并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3、第7、第14、第21天检测网膜电流图(ERG)。观察中药乌饭树树叶及其提取物对强光损伤之家兔视ERG的影响。结果:明、暗反应ERG的b波在给药后振幅均有所增加。提示:乌饭树树叶及其提取液对兔眼视网膜电流图有一定的影响,能明显改善并提高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相干光断层扫描加强深度扫描模式(enhanced depth imaging-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评估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治疗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edema, RVO-ME)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的变化。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选取 2014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抗VEGF药物注射术的DME者13眼和RVO-ME者15眼。方法 采用EDI-OCT测量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的SFCT,评估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DME与RVO-ME后SFCT的变化。主要指标 SFCT。结果 DME组术后1、3、6个月的SFCT值分别为(224.85±50.03)μm、(215.62±47.70)μm、(207.54±46.85)μm,均较术前[(244.54±53.62)μm]减小(P=0.0004,0.0002,0.0001);术后3、6个月的SFCT值较术后1个月减小(P=0.003,0.001);术后6个月的SFCT值较术后3个月减小(P=0.026)。RVO-ME组术后1、3、6个月的SFCT值分别为(260.67±42.29)μm、(254.33±40.54)μm、(239.73±37.08)μm均较术前[(288.13±49.26)μm]减小(P=0.0003,0.0002,0.0002);术后3个月的SFCT值较术后1个月减小(P=0.599);术后6个月的SFCT值较术后1、3个月减小(P=0.0002,0.0003)。结论 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DME与RVO-ME后SFCT明显减小,动态监测SFCT值对发现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SNP)变化间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纳入我院2018-01/2021-05收治2型糖尿病(T2DM)患者132例132眼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其中T2DM患者中包括非DR(NDR)患者52例52眼,非增生性DR(NPDR)患者40例40眼及增生性DR(PDR)患者40例40眼,分析一般资料和角膜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DR临床分期与神经纤维长度间相关性。

结果:四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均无差异(P>0.05); PDR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NPDR组、NDR组(P<0.05); NPDR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NDR组(P<0.0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 PDR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低于NPDR组、NDR组(均P<0.05); NPDR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低于NDR组(P<0.0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神经纤维长度值均显著大于NDR组、NPDR组及PDR组(P<0.05); PDR组神经纤维长度值显著小于NPDR组(P<0.05); 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R分期与神经纤维长度间呈负相关(rs=-0.347,P<0.001)。

结论:DR病情严重程度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变化间具有相关性,PDR患者神经纤维长度较NPDR显著缩短; PDR和NPDR均存在神经结构缺失,T2DM眼底病变治疗时注意对眼表病变情况评估及处理。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脑和脊髓存在广泛病灶为主要特征的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认知障碍是MS的常见症状,可发生于疾病的各个时期,也可出现在身体残疾程度轻微的疾病早期[1]及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并分析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对核硬度≥IV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晶状体核硬度≥IV级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000 个·mm-2的白内障患者共92例9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46眼采用双切口ECCE治疗设为A组,46例48眼采用单切口ECCE治疗设为B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六边形细胞比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及术后视力、术后散光度、术源性散光度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780.73±110.14)个·mm-2,显著多于B组的(706.15±84.07)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08±0.52)%和(10.14±6.60)%,均显著少于B组的(10.89±1.40)%和(27.86±9.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随访期内,A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37.50%(P<0.05);A组未见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4眼;B组6眼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未见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结论 相较于单切口ECCE,双切口ECCE治疗核硬度≥IV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可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降低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发生风险,且两种手术方式整体疗效接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切除眼睑肿瘤后采用不同手术方法一期修复眼睑全层缺损重建睑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7年12月在笔者科室诊治的眼睑肿瘤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切除眼睑肿瘤,然后根据缺损部位及范围选用不同的方法一期修复眼睑全层缺损并重建睑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个月~5年,术后眼睑外观及功能优40例,良好12例,改善1例,治愈率为98.1%;无复发病例。结论:在显微镜下彻底切除肿瘤,并灵活应用各种眼睑重建成形术,有助于精细、个性化地修复睑外形和睑功能,效果显著且稳定。  相似文献   
9.
青年缺血性卒中对患者是一个灾难性事件,可导致死亡、残疾、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神经科医生在面对疑似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时,诊断的最大挑战是查明病因。文章就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学诊断及其相关的一些疾病和功能障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眶鼻联合手术治疗眶底壁击出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2例单纯眶底壁击出性骨折的患者,年龄12~49岁,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复视和眼球内陷,经眶鼻联合手术进行眶底壁击出性骨折修复。结果:12例患者中,眼球内陷完全矫正5例,眼球内陷小于2mm4例,眼球内陷仍大于2mm3例。术后复视消失2例,术后半年至一年复视消失3例;术后一年有Ⅰ-Ⅱ级复视6例,仍有Ⅲ级复视1例。无严重眼部并发症。结论:在鼻内镜辅助下行眶底壁骨折整复,可以清楚地观察眶底壁骨折以及疝入到上颌窦内的眶内软组织的情况,可以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细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