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后(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伤口愈合过程中角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对6只兔双眼分别行P.R,激光切削参数为一8.0D、156μm深,消隔直径5.6mm。将兔分别于PRK后1mo、3mo处死,取下角膜进行冰冻切片,用的位标记检测法(TUNEL法)分别检测角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正常兔角膜可见上皮上皮浅层有少量细胞亡,PRK后  相似文献   
2.
孙昕  冯佩丽  王晶  廉井才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892-1894
目的:评价钬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TK)治疗轻度远视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我们的研究对年龄>45岁的患者12例18只轻度远视眼行Ho:YAG激光LTK术治疗,能量密度65J/cm~2,平均随访2a。结果:患者年龄45~65(平均55.25±10.12)岁,术前屈光度+0.50~+2.25(平均+1.30±0.58)D,术前裸眼视力0.44±0.23,术后屈光度得以全部矫正,术后1mo,没有屈光回退,术后3mo,4眼屈光回退+0.25D。术后6mo,剩余屈光度在±0.50D和±1.00D以内的百分率分别为83%,89%,已矫屈光度和预矫屈光度符合率较好。之后存在屈光回退趋势,2a后屈光回退减缓。最佳视力出现在术后2wk内,以后裸眼视力开始回退。术前裸眼视力>1.0者为0,术后1mo,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术后3mo,裸眼视力达1.0者14眼(78%)。术后2a,裸眼视力达1.0者10眼(56%)。结论:Ho:YAG激光LTK术对轻度远视有效。临床观察证实此手术方法简单、安全,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治疗轻度远视的手术方方法之一,但尚需长期观察其屈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视网膜劈裂症的发生特点及预防性光凝对于激光近视矫正术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2例22眼平均矫正视力0.82±0.13,平均屈光度6.50±3.98D的近视合并视网膜劈裂症的患者,先行术前预防性光凝,治疗后1mo再行激光近视矫正术。结果:对12例22眼患者术前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后,后行激光近视矫正,术后无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对近视患者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借助氩激光诊断试验认识并诊断视网膜劈裂症,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后行激光近视矫正术是安全有效的,但需掌握近视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aze形成的机理,检测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后角膜上皮和基质表达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mRNA的变化. 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成4组,其中15只施行PRK.于术后1、2、3月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haze形成情况,并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角膜上皮和基质EGF、EGFR mRNA的表达. 结果正常角膜上皮层有EGF、EGFR mRNA表达;基质中有EGDFR mRNA表达.PRK后角膜组织表达EGF、EGFR mRNA增加,术后1、2月表达最明显.EGF、EGFR mRNA表达强弱与haze的形成密切相关. 结论 EGF、EGFR参与PRK后伤口愈合过程,且调节着haze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haze形成的机理,检测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角膜上皮和基质表达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mRNA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成4组,其中15只施行PRK。于术后1、2、3月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haze形成情况,非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