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MSCT)在急性胸痛患者的冠状动脉、肺动脉及胸主动脉病变的能力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患者进行16层MSCT心电门控冠状动脉、肺动脉及胸主动脉联合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重建技术来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及胸主动脉,评价成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果 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的阶段占82%,图像质量良的占12%,图像质量差的占6%;肺动脉和胸主动脉增强后CT值均≥200HU者占92%(23/25).结论 16层MSCT胸痛检查能够在1次扫描完成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检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在鉴别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二种手术方法治疗中重度瘢痕性眼险外翻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性眼睑外翻多由于眼睑及其颜面部邻近的皮肤组织烧伤、外伤及感染等原因所致。常引起角、结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穿孔,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尽早矫正睑外翻对恢复功能及外形以及预防并发症十分重要。我们应用游离皮片移植术及临近皮瓣转移术治疗中、重度瘢痕性眼睑外翻21例(28眼),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胰腺炎CT表现。结果 2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中5例CT检查见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胰腺弥漫性肿大9例,胰头肿大5例,胰体肿大4例,胰尾肿大3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4例,主要CT表现胰腺增大,密度不均,可见出血坏死病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强化,并发胰周积液、肾旁间隙积液及肾旁筋膜增厚,假性囊肿和脓肿形成。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及时诊断,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无损伤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军  崔红领  苏亚丽  刘晓芳 《医学信息》2009,22(8):1582-1583
目的 观察新鲜羊膜移植联合结膜辨转移治疗复发性睑球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3例23眼复发性睑球粘连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新鲜羊膜治疗,随访半年-3年.结果 治疗组12例中10例未再发生睑球粘连,治愈率为83.33%,1例再次复发.对照组11例中6例未再发生睑球粘连,治愈率为54.54%,3例再次复发.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复发性睑球粘连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复发率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刘军  崔红领  苏亚丽 《中国药房》2009,(23):1805-1807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LASI K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选择LASI K术后干眼患者62例100只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53只眼,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滴眼;对照组30例47只眼,仅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每次1~2滴,连续用药2个月。用药1周后开始观察药物疗效,连续观察1~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89.36%(P<0.05);用药后平均病程分别为(21.53±3.02)、(32.95±2.29)d(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缩短病程,加速角膜上皮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表现 ,X线平片、CT、MRI和DSA表现 ,以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方法 对 116例共计 184髋股骨头坏死 ,采用X线平片及CT联合检查 ,并通过MRI或 /和DSA检查证实 ,总结各期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结果 按Ficat分期标准 ,Ⅰ期 18髋 ,Ⅱ期 10 1髋 ,Ⅲ期 44髋 ,Ⅳ期 2 1髋。其中X线平片阳性 94髋 ,全部为Ⅱ期以上 ,CT阳性 115髋 ,Ⅰ期仅占 3髋 ,MRI阳性 161髋 ,Ⅰ期 12例。行DSA检查 68例 ,主要表现为股骨头供养动脉的变细、缺失。结论 因股骨头坏死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 ,其诊断一直为临床上的一个难题 ,MRI和DSA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 ,因此X线平片和CT结果阴性者 ,必须做MRI或 /和DSA检查 ,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7.
我们使用广州今健公司生产的 JS- 818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 ,对小儿肠套叠 4 7例进行了空气整复 ,效果较好 ,总结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4 7例 ,男 31例 ,女 16例 ,年龄 3月龄~ 5岁 ,其中 0 .5~ 1岁间 33例 ,占 70 .2 % ,2 4 h以内就诊者 2 8例 ,2 4~ 4 8h者 16例 ,超过 4 8h后就诊者 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 ,进而呕吐 ,并出现果酱样便 ,半数以上腹部扪及肿块 ,大多数患儿发病较急 ,亦有发病较缓者 ,其中超过 4 8h就诊的3例均属于此 ,符合肠套叠诊断。1.2 方法 采用今健 JS- 818电脑遥控灌肠仪 ,远端接一次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4例AD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胸腹联合平扫和增强扫捕,后期应用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原始横轴位图像对病变信息的存储最为可靠,24例患者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其中显示真、假腔24例,显示内膜片22例,腔内血栓形成9例,内膜破口15例。而不同的重组方式所得图像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时安全、准确、迅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饮水、静脉注射小剂量呋塞米对CT尿路造影(CTU)中正常上尿路显示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按照检查顺序随机分为4组,即不饮水不静注呋塞米组(A组)、饮水不静注呋塞米组(B组)、不饮水静注呋塞米组(C组)、饮水并静注呋塞米组(D组),饮水患者于扫描前30 min饮水10 ml/kg,静注呋塞米患者于检查前5 min静注10 mg呋塞米.将上尿路分为4段,即肾内集合系统、输尿管近段、输尿管中段和输尿管远段,分别比较4组各段上尿路腔内的平均CT值、扩张度及连续性评分的差异.结果:各组4段上尿路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值最高,D组最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4段尿路扩张度及连续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最高,B、C、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水、小剂量呋塞米可降低上尿路各段的CT值,提高了各段的扩张度及连续性,联合饮水和小剂量呋塞米虽然能进一步降低各段CT值,但未能提高各段扩张度及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的手术方式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100眼)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上睑皮肤单切口,分3组:第1组利用额骨膜缝线式吊术,治疗年龄在3月~1.5岁的患儿。第2组利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提肌肌力为4—8mm的患儿。第3组利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提肌肌力为0~6mm的患儿。结果随访6月~2a,额肌瓣组病例全达满意效果,而上睑提肌组12眼,矫正不足,额骨膜缝线悬吊组4眼上睑垂睑线消失。结论额肌瓣悬吊术为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