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6周岁儿童正常视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睑角结膜炎是一种病因复杂、治疗棘手的常见眼表疾病。多数眼科医生对角结膜炎非常重视,而忽略了睑缘炎这一重要的原发疾病,误将本病视为“表层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因此误诊误治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一些病例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角膜溃疡、混合感染、周边角膜新生血管化或瘢痕形成,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lifford Terry滑结联合可调节缝合在斜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5-05收治的行常规斜视矫正术的45例71眼患者(对照组)与应用Clifford Terry滑结斜视矫正术45例70眼患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随访1d~12mo。观察术后眼位、有无调整眼位及是否有二次手术,对术后眼位与术前眼位矫正变化情况比较分析。

结果:术后第1d Clifford Terry滑结联合可调节缝合达正位42例 67眼,1例1眼过矫,2例2眼欠矫,正位率为96%。经过Clifford Terry滑结调整松紧,正位率达到100%,研究组1、3、6、12mo术后眼位情况与对照组矫正正位效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出现结膜裂开、肌肉滑脱、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采用Clifford Terry滑结联合可调节缝合在术中及术后早期对眼位进行微调,可即刻达到目标眼位。

结论:Clifford Terry滑结术中操作简单、术后调整缝线松紧容易操作,联合可调节缝合在斜视手术的术中及术后早期表面麻醉下即可达到目标眼位,减低术后早期二次手术的风险,优于单纯可调节缝合法。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反向中间带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眼球震颤分为感觉缺陷型眼颤和运动缺陷型眼颤,其中后者较为常见。由于此型大多存在中间带(Neutral Zone),患者歪头视物利用中间带以获取最佳视力,所以国内外学者常采用中间带移位术以达到纠正代偿头位,提高患者正前方视物时的视力。若患者同时存在左右两个相反方向的中间带,国内尚少见关于对其合理治疗的报道。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严重危害视力的眼底病,现将我院158例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的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病例选自我院视网膜脱离组1981年3月至1983  相似文献   
6.
A-V综合征的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A-V综合征的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138例A-V综合征患者中104例给予手术处理,其中V征90例,依据是否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A征14例,依据是否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双眼视功能状况以及是否伴有内旋偏斜,行上斜肌切断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常规矫正相应的水平斜度。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结果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适用于下斜肌功能亢进 ~ 的V征,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适用于无下斜肌功能亢进或下斜肌功能亢进 的V征。对无双眼视功能的A征患者,上斜肌亢进达到或超过 者,适用于上斜肌断腱术;而双眼视功能良好,又未见内旋或上斜肌亢进程度≤ ,用水平肌肉移位术效果最好。结论斜肌功能异常是A-V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应依据是否伴有斜肌功能亢进、亢进程度及双眼视情况,决定行斜肌手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伴垂直代偿头位的手术矫正方法。方法1998~200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眼球震颤伴有垂直代偿头位患者12例,根据下颌内收或上抬的垂直头位测定中间带位置和头位扭转角度,采用双眼垂直肌后退和缩短术进行中间带移位。结果12例患者中(下颌上抬7例,下颌内收5例)有9例术后代偿头位完全改善,3例术后仍残留10°以上的垂直头位。结论通过双眼垂直肌等量后退和缩短进行中间带移位可以明显改善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垂直代偿头位,并能提高正前方双眼视力。  相似文献   
8.
弱视治愈行斜视矫正术后视力追踪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斜视性弱视及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在弱视治愈,行斜视矫正术后,弱视眼视力的变化.方法对1992~1997年在我院弱视治愈后行斜视手术矫正患者103例进行视力追踪观察.结果弱视治愈后行斜视手术后原弱视眼有50.49%存在不同程度视力减退,并且与开始治疗时弱视程度有关,即弱视开始治疗时的视力越低越易出现视力减退.结论弱视治愈行斜视术后的弱视眼,应密切监护,直到视力、眼位均巩固在正常范围为止.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遮盖疗法对伴有隐性眼球震颤弱视眼视力的治疗效果及眼球震颤的变化。方法:将隐性眼球震颤合并单眼弱视的52例患儿(52只眼),按弱视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全部遮盖及部分遮盖方法,每月复查一次视力、眼位、眼底及眼球震颤情况。视力提高到1.0后继续治疗3-6月。结果:52例中视力提高≥2行者48例(国际标准视力表),提高达1.0者22例。无论弱视眼视力提高≥2行,还是提高到1.0,眼球震颤无明显改变。结论:采用遮盖疗法可以提高伴有隐性眼球震颤弱视眼的视力,但视力提高后眼球震颤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