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儿角膜深低温保存对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信号分子Fas和细胞凋亡因子FasL在新鲜及深低温保存后胎儿角膜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33例不同胎龄(5mo至足月)胎儿角膜石蜡标本切片后,分别进行了Fas和FasL蛋白染色。结果:胎儿角膜细胞Fas蛋白及FasL蛋白全为胞质和/或胞膜着色。33/33例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Fas蛋白阳性表达,经统计学分析,未发现不同月龄间有差异。33/33角膜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FasL蛋白阳性表达,经统计学分析,未发现不同月龄间有差异,角膜基质细胞FasL蛋白的表达为0/33。新鲜角膜和冷冻保存后角膜的Fas,FasL蛋白阳性表达量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别。结论:新鲜和深低温保存后的5mo至足月龄胎儿角膜均可见Fas,FasL蛋白的表达。其中Fas在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均表达,FasL在角膜上皮、内皮细胞表达,而基质细胞不表达。深低温保存对胎儿角膜Fas/FasL蛋白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1991年来我院曾用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术中虹膜易出血,有时不能一次透切,需多次完成,且易伤及角膜内皮。近年来我们联合应用氩/氪离子激光与Nd:YAG激光联合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61眼,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是眼外伤最常见的眼病之一,也是中医眼科典型的血瘀症之一,严重者1周左右可继发青光眼。玻璃体内无血管、代谢能力低、积血吸收缓慢,易形成机化条索,条索牵拉可引起视网膜脱离〔1,2〕,从而导致眼球萎缩,寻找积极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前房胆固醇结晶症(附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孙秋香 《眼底病》1991,7(4):225-226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 keratitis,HSK)是眼科常见多发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可严重危害患者视力,其致盲性居角膜病首位。多年来,我们采用自治中药“消翳散”结合西药治疗8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与80例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其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仪器与纸片扩散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方法比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鸿勇  孙秋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47-4148
目的:比较分析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仪器检测与纸片扩散检测的检出率。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并以琼脂稀释法为标准对临床分离的63株葡萄球菌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对63株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50株,凝固酶阴性13株)3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60.3%、57.1%、50.8%。含4%氯化钠(NaCl)M-H平板药敏纸片扩散法和VITEK-32型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琼脂稀释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仪器法与琼脂稀释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KB纸片扩散法,仪器法和作为MRS检测推荐方法的含盐琼脂平板稀释法对MRS的检出率,三者差异均无显著性,仪器法与KB纸片扩散法均可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MRS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深圳入境旅客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情况,初步对入境旅客传入基孔肯雅病毒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基于入境旅客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现况调查),以ELISA法检测目标人群血清特异性IgM及IgG抗体,检出阳性则进一步以RT-PCR检测病毒核酸以确诊,以此评估入境旅客的感染情况。结果共收集到深圳口岸截获发热旅客的血清154份,入境体检旅客血清293份。发热旅客基孔肯雅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5.2%,体检旅客基孔肯雅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4.4%。对抗体检测阳性血清进行RT-PCR检测,未发现核酸阳性病例。结论所调查的入境旅客中,基孔肯雅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总体阳性率为4.7%,大多数人是来自疫区,因此,通过旅客将基孔肯雅热传入我国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已证实,95%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和大部分的下呼吸道疾病均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包括流感病毒A(Influ A)、流感病毒B(Influ 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毒2(PIV2)、副流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技术检测人类甲型流感病毒的方法,并进行初步诊断应用.方法 分别设计基于甲型流感M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制备RT-PCR扩增产物,优化并确定基于传感技术的实验条件,建立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方法.结果 缓冲液的盐离子强度和pH值是影响杂交效果的关键因素,对其优化后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特点,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以128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采集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或肛拭子以及食物中毒现场的残留食物和餐具涂抹物作为样本,并进行病原菌检测,对病原菌构成比例和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其所占比例高达42.97%、36.72%。128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有69起检出病原菌,检出病原菌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集中分布于夏秋两季,其所占比例为50.72%、40.58%。送检样本中,共356份样本检出病原菌,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所占比例最高,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其余病原菌分别为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芽孢杆菌;各类样本的病原菌检出率从高至低分别为肛拭子或呕吐物、残留食物、餐具涂抹物。结论基层疾控中心应加强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尤其是在夏秋两季,加强食品卫生和安全的监督,并加强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及时采集样本和检验,以有效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