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视觉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加深。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保障人们视力视觉健康的眼视光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我国,虽然过去的30年里眼视光行业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因起步较晚,其发展仍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教练技术是一门管理情绪和转化心态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性强;其主张关注个体内心变化及成长,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人文教育有诸多相通之处。将教练技术应用于眼视光人文教育与团队建设中,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促进眼视光行业在国内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年过敏性结膜炎(PAC)和春季角结膜炎(VKC)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的特征和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39例78眼,其中PAC患者22例44眼(PAC组),VKC患者17例34眼(VKC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员工及家属23例46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测量受试者双眼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角膜硬度参数(SP-A1)、整合半径(IR),1mm水平位置最大形变振幅率(DAR1)、2mm水平位置最大形变振幅率(DAR2)、最大形变幅度(DA)、峰距(PD)、Corvis角膜生物力学指数(CBI)以及矫正生物力学因素的指标包括矫正生物力学因素的眼压(bIOP)和中央角膜厚度(CCT)。以bIOP和CCT为协变量,构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3组间SP-A1、IR、DAR1、DAR2、DA、PD的差异,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构建广义估计方程分析3组间CBI的差异。结果3组受试者SP-A1、DAR1、DAR2、PD、bIO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PAC组患者SP-A1、PD均低于对照组,VKC组患者SP-A1、DAR1、DAR2、PD、bIOP均低于对照组,PAC组bIOP高于VK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C和VKC患者均表现出角膜硬度的降低,而VKC患者还出现了角膜黏弹特性的改变,VKC相比PAC有更高的发生圆锥角膜的风险。相对于PAC患者,VKC患者更有必要定期进行角膜生物力学的检测,以提早发现和预防圆锥角膜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近视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形态参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近视患者69例136眼,于LASIK术前及术后1mo行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角膜滞后(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眼前节参数。计算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ΔCH及ΔCRF,Pentacam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变化ΔCCT,中央2,4,6mm平均角膜厚度变化(ΔCCT2mm,ΔCCT4mm和ΔCCT6mm),角膜容积变化ΔCV,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化ΔRa和ΔRp,分析ΔCH和ΔCRF与角膜形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LASIK术前平均CH及CRF(9.99±1.38和9.96±1.30mmHg)明显高于术后1moCH和CRF(7.90±1.16和6.49±1.28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IK术后ΔCH和ΔCRF与ΔRp和ΔCCT6mm无相关性,ΔCH和ΔCRF与ΔCCT,ΔCCT2mm,ΔCCT4mm和ΔCV呈正相关(r:0.513,0.397,0.329和0.314,P<0.05;r:0.616,0.504,0.484和0.466,P<0.01);ΔCRF与ΔRa呈负相关(r:-0.374,P<0.01)。结论:近视LASIK术后角膜CH和CRF变化与角膜厚度及容积有关,CRF评价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比CH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高频Scheimpflug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ST)评估双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对称性。方法:病例系列研究。于2013 年12 月至2015 年7 月间根据Amsler-Krumeich圆锥角膜分期标准诊断纳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双眼圆锥角膜患者40 例(80 眼)。每只受试眼均使用CorVis-ST测量3 次,得到10 项生物力学参数及眼内压(IOP)、中央角膜厚度(CCT)等12项参数。双眼间差异分析采用Student's 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双眼一致性分 析采用Bland-Altman方法。结果:12个CorVis-ST参数的双眼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第1次压平时间(AP1 T) -0.56 ~ 0.61 ms(Z=0.441,P =0.229),第1次压平长度-0.75 ~ 0.77 mm(t =-0.178,P =0.907),第1次压平速度-0.063 ~ 0.053 m/s(Z=-1.528,P =0.171),第2次压平时间(AP2 T)-1.01 ~ 0.84 ms(t =-0.848, P =0.269),第2 次压平长度-0.96 ~ 1.02 mm(t =-0.342,P =0.715),第2 次压平速度-0.22 ~ 0.22 m/s(t =-0.087,P =0.812),最大形变时间(T)-1.38 ~ 1.11 ms (Z =-1.170,P =0.162),最大形变峰间距-1.70 ~ 3.93 mm(Z =-3.321,P =0.001),最大形变曲率-2.30 ~ 2.74 mm(t =1.014,P =0.287),最大形变幅度-0.34 ~ 0.28 mm(t =-1.057,P =0.221),眼内压-3.61 ~ 3.91 mmHg(t =-1.152,P =0.267),CCT-136 ~ 152 μm(t =-0.698,P =0.323),双眼间差异除最大形变峰间距外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应的一致性比值分别为8.8%、45.0%、37.0%、4.6%、65.8%、50.0%、8.5%、78.8%、46.5%、29.1%、32.6%、32.3%。在12 个参数值中,AP1 T、AP2 T、T一致性比值较小,双眼间有着较高的一致性。结论:AP1 T、AP2 T、T拥有较高的双眼间对称性,在应用CorVis-ST对圆锥角膜患者行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时,应考虑到双眼间角膜生物力学对称性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膨胀实验和逆向建模技术评估戊二醛对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选取10只日本大耳白兔,处死摘取眼球。实验开始前测量角膜的厚度与直径。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每只白兔其中一眼进入实验组,另一眼进入对照组,分别浸入包含和不包含4%戊二醛的PBS磷酸盐缓冲液30 min。处理完毕后分离2组眼球制成附带巩膜环的完整角膜试件,固定于自制前房模拟装置,于角膜后表面施加液压,加压范围为2.1~45.0 mmHg,记录角膜前顶点的前突位移值;采用逆向建模技术计算角膜的应力、应变和正切模量值。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和配对Hotelling T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戊二醛处理前实验组角膜的厚度、直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戊二醛处理后角膜厚度下降约1/4。实验组测得的角膜正切模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随着应力增加,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角膜正切模量的增加比例逐渐减少(从199.5%下降到59.7%)。结论戊二醛处理后角膜正切模量明显增大,戊二醛促使胶原纤维间产生交联而增强角膜硬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国人白内障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简表Catquest-9SF并评价其在中国白内障人群中的适用性、项目区分度及信、效度,为中国白内障人群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简便的工具,并初步分析白内障术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对原Catquest-9SF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试,选取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的白内障住院患者150例行量表调查,其中50例患者由2名调查者先后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内部一致性、评定者间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等分析,评价量表的适用性、项目区分度及信、效度,并分析得分的相关因素。结果 国人白内障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简表Catquest-9SF简短易行,项目区分度好;总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评定者间信度的Bland-Altman 95%一致性界限为-2.1~2.0,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评定者间信度高度相关(r=0.988,P<0.01);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8;结构效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1个公因子,解释方差百分比为55.89%,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5.89%。量表得分和视力(r=0.43,P<0.01)及年龄(r=-0.22,P<0.01)的相关性显著,不同性别的患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第一眼/第二眼手术的患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人Catquest-9SF量表在中国南方地区适用性好,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评价中国南方地区白内障人群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简单而有效的可行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新型超高频Scheimpflug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分析仪在圆锥角膜(KC)中的诊断阈值及诊断价值。方法描述性研究。应用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分析仪测量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随机选取的KC患者53例(93眼,实验组)和屈光不正者84例(84眼,对照组)的12个相关参数,由同一位研究者操作;根据Amsler-Krumeich KC分期标准对KC进行分期,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参数差异,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寻各参数在KC诊断阈值(COP),其后依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对于诊断阈值,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12个参数除第1次压平长度、第2次压平时间、最大形变幅度外,其余参数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诊断阈值分别为:第1次压平时间≤6.90 ms,第1次压平速度>0.17 m/s,第2次压平长度≤1.49 mm,第2次压平速度>0.42 m/s,最大形变峰间距≥4.78 mm,最大形变幅度>1.24 mm,最大形变曲率≤5.66 mm,最大形变时间≤16.40 ms,眼压≤13.50 mmHg,中央角膜厚度≤494 µm;其中最大形变曲率、第1次压平速度与最大形变时间拥有中等诊断效果,其AUC分别为0.738(敏感度为47.3%,特异度为94.0%)、0.751(敏感度为61.3%,特异度为88.1%)、0.887(敏感度为77.4%,特异度为91.7%),中央角膜厚度与最大形变峰间距具有良好诊断效果,其AUC分别为0.926(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92.9%)与0.930(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85.7%)。结论依靠ROC AUC发现部分CorVis-ST参数对KC具有中度到良好诊断效果,其中角膜厚度及最大形变峰间距具有较好诊断效果,提示CorVis-ST可协助临床诊断KC。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比较膨胀法加压角膜前、后表面所测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差异.方法 实验研究.8只日本大耳白兔纳入本研究.实验开始前测量角膜的厚度、直径和眼内压.每只白兔被随机选取一只眼膨胀法加压角膜的前表面(前表面加压眼组,n=8),另一只眼加压角膜的后表而(后表面加压眼组,n=8),加压范围为1.1~44.0 mmHg,记录角膜顶点前突位移值,然后采用板壳理论公式获得角膜的应力-应变关系、正切弹性模量和滞后量.两眼角膜厚度、直径、眼压、正切弹性模量和滞后量的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两眼之间角膜平均厚度、直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厚度:t=-0.073,P>0.05;直径:t=0.260,P>0.05;眼压:t=- 1.033,P>0.05).后表面加压眼组测得的角膜正切弹性模量值大于前表面加压眼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4、6.681、6.931,P<0.01);前表面加压眼组的角膜滞后量明显大于后表面加压眼组,分别为2.50×104 MPa和1.94×10-4 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1;P<0.05).结论 加压角膜后表面所测得的角膜硬度明显大于加压前表面.角膜作为非线性黏弹性组织,不仅在冠状面上表现出区域硬度的非对称性,而且在矢状面上也表现出硬度的非对称性.本实验研究结果对今后眼内压的校正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前、后表面形态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方法 数字模拟研究.用OrbscanⅡZ采集494只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的地形图数据,计算得到角膜前、后表面各特定点三维坐标值(X值、Y值、Z值)并且导入统计学软件SAS 8.01,用非线性回归法拟合判断单眼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1.00 D为梯度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为40.00~47.00 D的眼分为7组,随机选择每一组90%的眼,以非线性回归法拟合每一组角膜前、后表面的通用数学方程;根据通用数学方程预测每一组剩余10%的眼的角膜前、后表面各特定点的Z轴坐标值,将预测和实测的各Z轴坐标值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判断拟合方程的质量.结果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前表面均为椭球面,后表面93.9%为椭球面,5.1%为椭圆抛物面,1.0%为双叶双曲面.计算得到7组角膜前、后表面共14个数学模型.角膜前、后表面所有Z轴坐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均>0.99(P<0.01).结论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前表面和绝大多数后表面均为椭球面;运用合理的分组和非线性回归拟合,可建立较为精确的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素表面处理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OL)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自身左右眼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硬度相似的患者20例(40眼),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随机一眼植入肝素表面处理过的丙烯酸酯IOL为观察组,另一眼植入传统丙烯酸酯IOL为对照组。术前1 d,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检查眼部情况,激光前房闪辉仪检测前房闪辉值。2组之间视力及前房闪辉值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各时间段之间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2组间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轴及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超声乳化总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前房闪辉值在术前1 d分别为(6.6±2.7)ph/ms、(6.8±1.5)ph/ms(P>0.05),术后1 d分别为(15.4±8.6)ph/ms、(10.1±5.8)ph/ms(P<0.01),术后1周分别为(9.7±4.6)ph/ms、(7.6±1.8)ph/ms(P<0.05),术后1个月分别为(7.9±2.3)ph/ms、(7.4±3.1)ph/ms(P>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7.5±1.1)ph/ms、(7.2±1.5)ph/ms(P>0.05)。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1 d、1周增高(P<0.05),1个月及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 d增高(P<0.05),1周及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丙烯酸酯IOL相比,肝素表面处理的丙烯酸酯IOL能有效减轻白内障术后早期的前房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