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独眼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独眼(单眼)白内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9例独眼(单眼)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1例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并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8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并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130月,平均63.6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提高。视力在1.0及以上者6眼占12.25%,0.5~0.9者15眼占30.61%,0.1~0.4者27眼占55.10%,0.1以下者(0.07)1眼占2.04%。脱残率71.43%,脱盲率100%。结论只要对独眼(单眼)白内障患者采取认真、稳妥、负责的态度,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手术仍是安全和有效的。[注:“独眼”指单眼(unque eye),另眼已盲或近于盲且视力恢复无望者,非指“独眼畸形(cyclopia)”]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早于1954年由西安四院张锡华医师植入PMMA材料后房型人工晶状体9例.此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项技术在我国终断了20余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140眼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经验。方法884例11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861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79眼。随访1m-91m。结果视力在1.0以上者309眼占27.1%,0.5-0.9者586眼占51.4%,0.1-0.4者225眼占19.7%,0.1以下者2O眼占1.8%。新生膜52眼,发生率4.6%。行新生膜切开术9眼,切开率0.8%。手术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内脱出。结论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白内障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因其可能的并发症和对操作的较高要求,临床应用须谨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67例70眼行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一期植入25眼,二期植入45眼。随访时间1~60月。结果 视力在1.0以上者9眼占13%,0.5~0.9者28眼占40%,0.1~0.4者31眼占44%,0.1以下者2眼占3%。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虹膜睫状体炎及高眼压。结论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7例393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在术中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2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271眼,随访2-36月。结果:视力在1.0以上者126眼占32%,0.5-0.9者170眼占43%,0.1-0.4者85眼占22%,0.1以下者12眼占3%,新生膜14眼,发生率3.6%。新生膜切开术2眼,切开率0.5%。手术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内脱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因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73例80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的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结果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并达到或超过了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之前的视力。术后的平均视力为0.72±0.36,80眼中有62眼(77.5%)的矫正视力达0.5以上,其中有25眼(31.25%)达1.0以上。结论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广泛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晶状体乳化术植入国产与进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的效果。方法 79例87眼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小切口(巩膜隧道或角膜隧道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第1天83眼裸眼视力视力≥0.5(93.1%),术后1周87眼≥0.5(100%),61眼≥1.0(70%)。术后随访半年以上69眼≥1.0(79.3%)。结论 白内障小切口超声乳化折叠式IOL植入术具有视力恢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78年开始自行设计和研制人工晶状体。1989年四川省标准计量局发布人工晶状体"省标"。1991年四川省人工晶状体研究所向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报行业标准。1997年由国家医药管理局主持,将国际人工晶状体标准基本等效转化为我国YY0290行业标准,现在我国全面执行的就是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