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过氧化氢对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2O2诱导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方法采用终浓度250μmol/LH2O2处理兔晶体上皮细胞,分别用TUNEL法、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检测H2O2处理后的兔晶体上皮细胞.结果用H2O2处理后的兔晶体上皮细胞,TUNEL法可见胞核呈棕褐色着染,苏木素不能复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约9.6×105细胞出现亚二倍体峰,二倍体峰几近消失;透射电镜下细胞膜完整,但表面微绒毛消失,细胞质浓缩,胞浆内细胞器结构不清晰,并见大量大小不等的空泡,核质比例增大,胞核呈圆形,核膜双层结构不清,呈光滑状,核内染色质聚集成块,部分染色质边集.结论终浓度250μmol/LH2O2可以诱导兔晶体上皮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
恶性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较为罕见,可致多系统病变并导致迅速死亡。最近我院遇到1例由鼻腔恶性肉芽肿侵犯眼眶造成眼球突出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4岁患鼻腔恶性肉芽肿7年,双眼球突出伴眼痛1年。曾于1992年行放射治疗及大剂量激素治疗,近2年...  相似文献   
3.
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主要见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有关的疾病病因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分类,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等研究成果,并展望中药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黄斑部的名称冯绍鸿编译夏德昭审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110001)黄斑位于眼底的中心,它往往伴随各种全身疾病或眼部疾患而产生病变,也有其自身特有的疾患。因此,对于眼科医生来说,黄斑是日常眼科诊治中最重要的部位之一。然而,实际情况是,尽管眼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心视野检查在评价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治疗后视网膜功能恢复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复方血栓通为主治疗的单眼发病的CSC患者30例30眼,分别在治疗前后用德国生产的oculus型全电脑视野仪进行双眼中心视野的检查.结果 治疗前CSC患眼中心10°的平均光敏感度为22.411±7.133,治疗后的平均光敏感度为27.511±4.69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1,P<0.05);治疗前后中心10°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与视力呈正相关.结论 自动视野检查在评价CSC治疗后的视功能恢复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患者分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组与曲安奈德结膜囊下注射组,治疗前均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查FFA和OCT等。结果曲安奈德结膜囊下注射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视力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3个月后视力基本稳定;玻璃体腔注射组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曲安奈德结膜囊下注射组治疗前有22只眼经FFA诊断为黄斑水肿,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黄斑水肿消失分别为13眼、20眼和20眼,有效率分别为59.09%、90.9%和90.9%;玻璃体腔注射组治疗前有20只眼经FFA诊断为黄斑水肿,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黄斑水肿消失分别为9眼、12眼和13眼,有效率分别为45%、60%和6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曲安奈德结膜囊下注射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腔注射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之间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和结膜囊下注射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黄斑部视网膜水肿患者的视力,治愈或减轻黄斑部视网膜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明眼液对H2O2诱导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 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中药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终浓度250μmol/LH2O2诱导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的兔晶体上皮细胞的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兔晶体上皮细胞未见胞核阳性染色;模型对照组在H2O2处理后2h胞核阴性染色,处理后4h和8h均见部分细胞胞核呈棕褐色阳性染色。处理后12h和24h可见大量细胞胞核呈棕褐色阳性染色;中药治疗组在H2O2处理后2h,4,h8h胞均呈性染色,处理后12h和24h仅见少量细胞胞核呈棕褐色阳性染色;阴性对照组兔晶体上皮细胞胞未见阳性染色。结论:终浓度250μmol/LH2O2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c-fos蛋白表达,中药复明眼液可能是通过保护兔晶体上皮细胞的抗氧化作用而减少或延缓凋亡的兔晶体上皮细胞的c-fos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以缓释格列奇特为主强化降糖治疗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研究为ADVANCE一小部分,采用2×2析因随机对照试验,6周导入期降压治疗后,合格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与标准治疗组,定期测定HbA-IC,生化指标、血压、体重等,随访5年,收集血管并发症与一般事件。结果:(1)强化组2年后平均HbAIC为6.5%(降低1.7%),标准组为7.1%(降低0.6%),组间差距>1%,达标率分别为71.7%与36%,且此后持续达标。(2)强化组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而标准组为57.1%。(3)强化组5年后Cr、TC、LDL-C分别下降23.3%,10.9%及12.5%。结论:2型糖尿病缓释格列奇特强化降糖治疗有效、安全,且可减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36.9%。  相似文献   
9.
孙兢  冯绍鸿 《眼科新进展》2011,31(5):483-484
目的研究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术后2a内眼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49例(54眼)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患者作为剥脱组。同期选择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34例(152眼)作为对照组。两组眼压用药控制正常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在术后2a内眼压的变化。结果术前剥脱组基础眼压(21.85±2.23)mmHg(1kPa=7.5mmHg)高于对照组(18.62±3.12)mmHg(P=0.002)。在术后2a内,开始时眼压下降,后稍有升高,2a时两组眼压均降低分别为(15.09±0.70)mmHg和(15.19±0.51)mmHg(P=0.0115)。结论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2a内,2组术后眼压均降低,剥脱组眼压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0岁。因双眼视物变形、视力下降半年,于2001年10月20日来我院眼科就诊。1987年患者曾被诊断为Ⅲ期矽肺,2001年4月于外院诊断为矽肺并发肺结核,后行抗结核治疗半年。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9.左眼0.4。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乳头边界清,色正常,黄斑中心凹末见反光,近黄斑部及视网膜颞侧偏上方中周部可见深桔红色病变,颞侧可见舟状、界限清楚的深层出血(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