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篇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中国18家医院的14万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于中国18家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4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43889例(143889只右眼)的眼部生物学参数资料。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轴向、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等眼球参数采用IOLMaster 500测量,获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各医院将资料整理分析后提交给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总体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χ2检验等分析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轴向在不同性别、年龄、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中的分布差异。结果143889例患者中女性84319例,男性59570例;年龄为72(65~78)岁;角膜散光度数为0.84(0.51~1.33)D,散光度数≥0.75 D者80895例(56.22%),散光度数≥1.00 D者57304例(39.83%)。女性角膜散光度数为0.87(0.53~1.37)D,男性为0.82(0.50~1.29)D(U=-14.891);女性顺规散光比例为33.26%(28046/84319),逆规散光比例为49.08%(41385/84319);男性顺规散光比例为34.26%(20408/59570),逆规散光比例为46.91%(27945/59570)(χ2=70.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年龄增加,角膜散光度数先由0.94(0.57~1.48)D减少至0.75(0.46~1.18)D,后又增大至1.19(0.74~1.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63.438,P<0.05),变化的转折在61~70岁。随着年龄的增大,顺规散光比例减小[由77.50%(396/511)减少至12.50%(3/24)],逆规散光比例增大[由11.15%(57/511)增大至79.07%(34/43)],斜向散光比例变化不大[17.02%(16/94)至19.92%(245/1230)],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4.496,P<0.05)。前房越浅,角膜散光度数越大,由0.82(0.51~1.31)D增大至1.05(0.61~1.56)D;逆规散光比例越大,由47.32%(60207/127227)增大至51.69%(184/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409.961,χ2=120.995;均P<0.05)。平均角膜屈光力越大,角膜散光度数越大,由0.80(0.49~1.33)D增大至0.95(0.58~1.53)D;逆规散光比例越小,由52.84%(4963/9392)减小至39.97%(9023/22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808.562,χ2=752.147;均P<0.05)。不同眼轴长度相比,当眼轴长度>25.00 mm时,角膜散光度数最大,为1.04(0.62~1.65)D;逆规散光比例最大,为49.00%(10964/22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071.198,χ2=131.130;均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向以逆规散光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角膜散光度数有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65岁为顺规散光向逆规散光变化的转折点。前房越浅,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以及逆规散光比例越大。当眼轴长度>25.00 mm时,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逆规散光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与rh EGF滴眼液联合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7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rh EGF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Ⅰ)、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自觉症状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hirmeⅠ、BUT均明显提高,自觉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与rh EGF滴眼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延长泪膜破裂时间,疗效显著,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0例(66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为观察组13例(19眼)和对照组517例(645眼),通过A/B超和UBM对患者前房深度/LOWE系数/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术前眼压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观察指标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关联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眼轴(20.97±0.75)mm较短/晶状体(4.27±0.38)mm较薄/术前眼压(35.15±5.31)mmHg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房深度和LOWE系数以及性别和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术前眼压/眼轴长度(x2=6.32)/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较小/术前眼压高/眼轴较短/前房厚度较浅及晶状体较薄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易发生恶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一个中国斑状角膜营养不良(MCD)家系中致病基因及其突变的类型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获得的先证者角膜进行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收集此家系11个成员的外周血,提取DNA;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HST6基因的编码区;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分析.选取100个无关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结果 组织特殊染色显示胶性铁染色阳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滑面内质网扩张,胞质空泡化,有细颗粒物质.CHST6基因编码区进行突变检测发现,此家系3个患者CHST6基因第3个外显子存在一个复合杂合突变(Q298X和Y358H),其中第892位碱基C→T,导致第298位的谷氨酰胺变成终止密码子;第1072位碱基 T→C,导致第358位的酪氨酸被组氨酸取代.6个表型正常的个体均为杂合子,而在100个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个体中没有检测到突变.结论 确定了两个新的突变导致了该家系CHST6基因功能的丧失,引起MCD.该复合杂合突变在国内外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养阴凉血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慢性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9例(51眼)患者采用养阴凉血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39例(52眼)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12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显著下降,CD8+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凉血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葡萄膜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能够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炎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4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2例(116眼)患者应用普拉洛芬及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对照组92例(112眼)患者应用氟米龙滴眼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前房闪辉值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7、14、30 d的眼部症状及体征评分分别为(2.97±1.25)分、(1.53±0.45)分、(1.09±0.28)分及前房闪辉值(6.34±1.44)、(4.97±1.26)、(3.25±0.68)pc/m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14 d(173.6±18.5)μm、30 d(175.9±17.5)μm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洛芬滴眼液能够有效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