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YAG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观察YAG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泪道阻塞47例(54眼)应用YAG泪道激光治疗,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4眼中有效51眼,无效3眼,有效率94.44%。结论 YAG泪道激光具有面部不留瘢痕,组织损伤小,操作简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的疗效。方法:2006-01/2007-10收治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44例(49眼),随机分为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为治疗组和单纯激光治疗为对照组,随访3mo,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和黄斑水肿消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及黄斑水肿均有明显改善,但前者效果优于后者,P<0.05。结论: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在较短时间内即可促进黄斑水肿消退,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3.
夏瑞见  何元  陶亮 《四川医学》2007,28(8):923-924
目的评价改良Parks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肛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46例距肛门4~7cm的低位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切除后将吻合口建在肛直环线或齿线上方0.5cm处,全部患者未用吻合器,采用经肛门手工缝合法。结果围手术期出现吻合口小瘘1例,随访5年,仅此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无其它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患者,随访1~5年生存率分别为:1年78%(36/46),3年50%(23/46),5年39%(18/46)。出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便频,残便感,下坠感;肛周皮肤粪渍性浅小溃疡43%(20/46),较明显便秘11%(5/46),但在术后3~6个月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改良Parks手术进一步扩大了保留肛门的机会,且在基层医院为患者节约了较大的开支,术后肛门自制功能是肯定的,疗效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1例连续手术整形修复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探讨其面部严重畸形的修复整形方法. 方法 患者,男,22 岁.神经纤维瘤病呈"象面"严重畸形.患者右颜面巨大囊袋样包块29 cm×17 cm,侵及额顶、颞部及鼻口部,右眼球脱出,右睑裂 8 cm,右鼻孔 8.5 cm,大口畸形.CT 及 MRI 检查右枕骨缺损,右侧眼眶内下壁骨质变形缺损下移,额颞脑组织通过缺损疝出,右上、下颌骨变薄变形.一期手术面部肿瘤主体切除,将脱出变性眼球及变性腮腺摘除,行眼眶底钛网重建,组合皮瓣成型术,切除摘出物重4 kg.二期手术时于4个月后行残余肿瘤继续切除,阔筋膜悬吊,组合瓣鼻唇整形术.三期手术于二期术后4个月进行,再次切取阔筋膜悬吊,面部精细整形术. 结果 8个月后手术完成,术后随访4个月,面部整形效果满意.患者生活自如,步态平稳,能平卧. 结论 对于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连续分期整形术,可根据分期手术结果充分调整皮瓣设计及成型方法,同时多次修复悬吊可最大程度减少组织下垂,是一种较为实用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隧道切口后缝合治疗外伤性虹膜根部断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观察隧道切口后缝合虹膜根部断离,改善和恢复视功能的效果。方法 对1998年-2000年虹膜根部断离的18例进行巩膜隧道切口后缝合。结果 术前D形瞳孔、不规则瞳孔和瞳孔不存在者,术后完全恢复圆形14例,近圆形4例,消除了双瞳情况,提高了视力。结论 巩膜隧道切口后缝合技术、修复虹膜根部断离,改善和恢复视功能是可行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周某、女、32岁、干部、住院号9704932。主诉:双眼无痛性视物不清6天。既住无食物、药物过敏及外伤史,无家族性高血压史。体格检查:Bp12.5/8kPa(1kPa=7.5mmHg),心肺腹均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15,左0.15,角膜透明,前房、晶状体。玻璃体均正常,眼底视神经乳头轻度水肿,以其为中心的火焰状出血,静脉扩张纤曲,血柱呈分段状,黄斑部有1PD的星芒状渗出。诊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给予低分子右旋糖研500ml输用。静脉给药结束后,患者双眼突发性奇痒、畏光、流泪、睁眼困难。体格检查:BP13/10.5kPa,皮肤无潮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BGZ)联合阿司匹林(ASP)治疗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150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区组设计法分为3组,ASP组(48例),BGZ组(52例),BGZ联合ASP组(32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hs-CRP、HOMA-IR等的变化。结果 BGZ联合ASP组各项指标均较单药组有显著改善。结论 BGZ联合ASP应用可协同改善糖尿病患者IR,并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铬(Ⅵ)转运蛋白编码基因ChrA工程菌的抗铬(Ⅵ)能力及铬(Ⅵ)抗性机制.方法 以沙雷氏菌S2基因组作为模板,PCR扩增ChrA基因,连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至E.coli BL21表达.测定ChrA工程菌的Cr(Ⅵ)抗性、摄取能力和外排Cr(Ⅵ)能力,探索铬(Ⅵ)负载时间、含氧阴离子(硫酸盐、钼酸盐、钒酸盐、钨酸盐)和呼吸抑制剂(缬氨霉素、寡霉素、CN-、NADH)对其抗Cr(Ⅵ)能力的影响,分析ChrA蛋白转运Cr(Ⅵ)的机制路径.结果 成功构建pET-28a(+)-ChrA工程菌,并表达出膜蛋白ChrA;ChrA工程菌的Cr(Ⅵ)吸收能力低于对照株(P<0.05),Cr(Ⅵ)外排能力高于对照株(P<0.05);工程菌在50 mg/L Cr2O72-中负载30 min,新鲜溶液中释放10 min后,菌体中的Cr(Ⅵ)外排量达到20%,但随着铬(Ⅵ)负载时间延长,外排量逐渐减少;工程菌外排能力受含氧阴离子硫酸盐和钼酸盐显著抑制(P<0.05),推测ChrA蛋白是通过硫酸盐通道运输Cr(Ⅵ),而钨酸盐和钒酸盐对其Cr(Ⅵ)外排无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在抑制剂类别中,K+载体缬氨霉素、CN-显著性抑制其Cr(Ⅵ)外排,NADH促进其Cr(Ⅵ)外排(P<0.05),而寡霉素无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表明ChrA蛋白外排铬(Ⅵ)是利用质子动力通过细胞膜化学渗透作用把铬离子泵出细胞外.结论 ChrA蛋白具有将Cr(Ⅵ)从胞浆转运至胞外的作用,ChrA的表达提高了大肠杆菌的铬(Ⅵ)抗性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1996年9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电光性眼炎46例,并随意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超声波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现回顾分析如下: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电光性眼炎46例(92眼),男27例,女19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0岁,平均40岁。病程6小时36例,12小时10例。临床表现:双眼畏光、流泪、疼痛、眼睑皮肤潮红、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状荧光染色。治疗方法:46例92眼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3例46眼采用南京道芬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S-888E型超声波雾化器,将杭州眼力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潇莱威眼液2ml加地塞米松5mg及生理盐水10ml注入雾化器药杯内,接…  相似文献   
10.
何元  吕舰  王志华 《肿瘤学杂志》2020,26(10):891-896
摘 要:[目的] 探讨可变剪切事件与黑色素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471例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信息下载自TCGA数据库,与患者对应的可变剪切事件下载自TCGA SpliceSep数据库。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可变剪切事件;采用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并计算黑色素瘤患者的风险值,对高低风险组绘制生存曲线,ROC曲线和风险曲线;随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行独立预后分析。采用Metascape在线工具对预后相关的可变剪切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设置阈值为P<0.05,筛选得到的预后相关的可变剪切事件共有1238例。Lasso回归表明,采用MTMR14│63114│ES和BATF2│16723│AP的可变剪切事件PSI值作为预后模型,高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死亡人数增加。此外,预后模型作为独立预后因子可准确预测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状况。与预后相关的可变剪切基因富集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细胞死亡的调节,蛋白复合体组装的调节,GTP酶活性的调节,核质运输和DNA修复。[结论] 预后相关的可变剪切事件可作为预后模型,较准确地预测黑色素瘤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