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1.
患儿男,13个月.出生后出现双眼眼球向前突出,曾诊断:颅骨畸形.5天前出现右眼眼球脱臼,因结膜水肿加重,眼球不能还纳,遂来我院就诊.专科查体:视力不配合,右眼眼球脱出于眶外,结膜高度水肿、干燥,角膜呈灰白色混浊,角膜缘边界不清,角膜干燥,其后部组织均窥不入.左眼球明显前突,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对光反射存在,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心源性脑栓塞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伟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49-2250
心源性脑栓塞(CBE)是心源性栓子引起脑的栓塞性缺血,是心脏病重要并发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多,致残率高,致死率亦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共收住各类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000例,其中经临床确诊为心源性脑栓塞患者60例,占同期脑梗死的6%(60/1000),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2~1997年间收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50例,现整理报告如下。1 临床与资料1.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50例患儿均符合1994年5月九省市小儿心肌炎协作组提出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男27例,女23例,年龄:1岁以内13例,2~5岁8例,5~10岁12例,10岁以上17例。1.1.2 病因:大多数患儿都有各种前躯病因。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2例,毛细支气管炎5例,肺炎12例,腮腺炎3例,水痘2例,肠炎2例,散发性脑病2例,不明原因2例。1.1.3 临床表现:依据《实用儿科学》病毒性心肌炎分型标准,50例患儿分为:轻型17例,中型23例,重型10例。无明显症状者10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设为研究组,检测发病后1d、3d及14d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指标;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病后1d,3d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研究组患者发病后14d的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发病后3d、14d的D-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研究组患者发病后1d的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存在纤溶活性短期增高现象,可能为脑损伤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4岁.因右眼视力障碍1年于2009年2月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不清,无眼痛、头痛及畏光、流泪等症状,未经任何诊治.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全身检查亦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及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方法:对1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取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测定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并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病例组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为(22.0±10.2)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5.0±6.6)μmol/L(P<0.05);病例组中再发组患者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为(21.5±5.5)μmol/L,高于首发组的(18.3±6.2)μmol/L(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