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PCR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检测法 ,对 15 0名广西地区汉族无关个体进行DIS80位点的VNT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检出 2 1个等位基因 ,6 3个基因型 ,杂合度、个体识别力和基因频率分布为 0 .873、0 .973、0 .0 0 3~ 0 .190。其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定律 ,对 3个家系相关个体分析符合孟德尔定律。提示DIS80位点为高度多态的遗传标记 ,在个体识别、群体遗传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庭安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7):1315-1316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GEM)加卡铂(CBP)与紫杉醇(DOC)加顺铂(DDP)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GEM+CBP组(1组)用GEM 1000 mg/m^2,静脉滴入,d1、d8;CBP 400mg/m^2,静脉滴入,d1,间隔21~28 d为1个周期.DOC+DDP组(2组)用DOC 135 mg/m^2,静脉滴入,d1;DDP 30 mg/m^2,静脉滴入,d1~d3,间隔21~28 d为1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组化疗30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8例,总有效率(CR+PR)为70.0%(21/30);2组CR 1例,PR 12例,总有效率为43.3%(13/30),u=2.017,P=0.044.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其中1组的骨髓抑制较重,而2组的消化系统反应较重,不良反应可耐受、可逆转.结论:对于在治疗后未控及复发的晚期鼻咽癌患者,两组均取得较好的疗效;GEM+CBP组较DOC+DDP组的缓解率高,患者耐受较好,较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子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2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患者,均行临床基本检查、镜检以及免疫组化检查,对检查结果分别予以分析,并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基本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相关检查结果均与子宫颈小细胞癌的病理学特征相吻合,治疗结果显示,肿瘤<3cm、无淋巴结转移、浅肌层浸润、综合模式治疗以及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相对更明显(P<0.05)。结论对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利于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并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治疗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FOLFOX4常规方案与时辰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经病理和(或)组织细胞学确诊为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化疗组部分缓解5例,病灶稳定9例,疾病进展16例;时辰化疗组部分缓解13例,病灶稳定9例,疾病进展8例。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损伤为主,多为1~2级。时辰化疗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常规化疗组。结论FOLFOX4时辰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优于常规方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和卡铂对比紫杉醇和卡铂方案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期39例,ⅢB期21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培美曲塞500mg/㎡,d1,卡铂AUC5,d1,21天重复;另一组接受紫杉醇150mg/m。,dl,卡铂AUC5,d1,21天重复。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同时接受适形调强放疗,总剂量60。70Gy,同步放化疗结束后2—4周继续给予原化疗方案巩固2~3周期。结果培美曲赛联合卡铂组与紫杉醇联合卡铂组的疾病有效率分别为44.83%和29.0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31%和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赛组不良反应少见,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分别为12.5个月和9.9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8.62%和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赛联合卡铂可作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期间的优选化疗方案,毒性可耐受,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较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青蒿琥酯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不同阶段日本血吸虫的损害作用,揭示青蒿琥酯的杀虫机制.方法小鼠感染尾蚴18 d时给予青蒿琥酯300 mg/kg,24 h后灌注法收集童虫,并用紫外吸收法和Bradford标准曲线法测定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18 d童虫DNA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分别将10条虫体在含有3H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用滤膜法和匀浆法测定青蒿琥酯对标记核苷掺入童虫DNA的影响;感染血吸虫尾蚴21 d的小鼠一次性灌服青蒿琥酯300 mg/kg,给药后21 d,灌注法收集成虫,观察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生殖器官大小及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小鼠感染血吸虫33 d时给予同样的青蒿琥酯进行治疗,24 h和48 h后处死小鼠,将肝脏制作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同等剂量青蒿琥酯引起的成虫肝移和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青蒿琥酯体内作用18 d的虫体,24 h后,童虫的DNA和蛋白质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23.0%和33.6%(P<0.01);在含有3H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童虫摄入标记的核苷及核苷掺入童虫DNA的量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61.1%和40.8%(P<0.01);21 d给药组小鼠体内雌虫卵巢的成熟、发育受到了抑制;药物作用于虫体33 d后能明显引起虫体形态的变化,特别是虫体体表.结论 青蒿琥酯能减少日本血吸虫童虫蛋白质和DNA的含量,能明显抑制虫体对标记核苷的摄入以及标记核苷掺入虫体DNA的量,能引起虫体体表明显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且能抑制雌虫卵巢的发育,降低或抑制雌虫的产卵,能有效减轻血吸虫病的病情和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5种方法提取弓形虫速殖子基因组DNA,比较其效果。方法分别以试剂盒法、直接裂解法、煮沸法、酚-氯仿法和盐析法提取10倍系列稀释的弓形虫速殖子DNA,通过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比较其效果。结果酚-氯仿法提取的DNA纯度最高,煮沸法、盐析法、直接裂解法和试剂盒法依次降低;琼脂糖凝胶电泳可检测出由直接裂解法、酚-氯仿法、盐析法提取1×106个速殖子的基因组DNA;试剂盒法、直接裂解法、煮沸法、酚-氯仿法、盐析法提取的DNA经PCR扩增可检测最少速殖子的数量依次为1×104,无目的条带,1×102,1×101,1×103个。结论酚-氯仿提取的DNA纯度高,用于PCR扩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操作相对繁琐;煮沸法操作简单,与除酚-氯仿法外其他3种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它3种方法提取的DNA纯度不高,用于PCR扩增的效果不如前面2种。  相似文献   
8.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A new method of solid-phase reduc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with pyrite as a reducing agent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realize resource...  相似文献   
9.
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庭安 《海南医学》2010,21(13):36-38
目的观察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12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n=60例)采用希罗达950mg/m2,每天2次口服,连用14d。多西紫杉醇37.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对照组(n=60例)采用多西紫杉醇50mg/m2,静脉滴入,第1、8天。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58.33%,中位生存时间为15.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脱发和消化道毒性。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41.67%,中位生存时间为11.8个月。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发热、肌痛、关节痛等。两组有效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优于单一多西紫杉醇治疗,且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紫杉类或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痕量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的PCR方法。方法取感染6~8w日本血吸虫的小鼠肝脏,碾磨后沉淀,孵化并利用间接连续离心法富集毛蚴,采用蛋白酶K-苯酚法提取毛蚴基因组DNA。登陆GenBank查询获得日本血吸虫保守序列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脱氧核酸(18SrDNA)基因,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Premier5.0和Oligo6自主设计一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的PCR方法。梯度稀释血吸虫毛蚴基因组DNA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试验,设置阴性对照,PCR产物通过电泳鉴定。结果 PCR扩增日本血吸虫毛蚴得到特异性DNA片段,片段长度为463bp,阴性对照组无扩增产物。PCR法可检测出日本血吸虫毛蚴DNA的最低浓度为62.5pg/μL。结论建立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PCR方法灵敏、特异,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