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深圳市兴围社区劳务工心理卫生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深圳市兴围社区劳务工心理卫生干预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针对宝安区心理卫生中心在兴围社区开展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8个月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社区内劳务工在干预前后心理卫生状况及效果,同时设对照组以排除时间差异和政策面对统计数据的干扰。心理卫生进社区的方法有心理知识讲座、电话咨询、支持性心理辅导和门诊病人的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有关因素分析。结果干预后试点组和对照组SCL-90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试点组干预前后配对SCL-90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干预效果显示较低年龄组(18~35岁)比较高年龄组(36~55岁)干预效果好。性别差异未进行统计。结论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的开展对劳务工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和门诊疏导为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给予个性阶段化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10例、感染9例、平均住院时间18d;研究组并发症6例、感染5例、平均住院时间12d。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个性阶段化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3例小儿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常规剂量400mg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单剂静脉滴注2g/kg丙种球蛋白,对两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疗效(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早期给予小儿川崎病患儿大剂量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治疗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研究1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误诊4例(25%),肾上腺皮质腺瘤14例(87.5%),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1例未能找到病灶。CT、B超对腺瘤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7%、37.5%。14例腺瘤手术切除后均已痊愈。结论:影像学CT、B超检查应列为可疑病例的常规检查;腺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PCT)以及细胞免疫功能与小儿肺炎的关系,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和诊断提高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因分为细菌组、病毒组和支原体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所有儿童外周静脉血中的PCT和hs-CRP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功能细胞相关的T淋巴细胞亚群,并对各组间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患儿外周血中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毒性肺炎患儿hs-CRP水平则与健康对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PCT水平和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3个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肺炎患儿的CD3+和CD4+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肺炎组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25+Treg细胞水平则均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和PCT能够作为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依据,对提高其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表明肺炎患者伴有免疫功能紊乱,值得临床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观察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选取医院收治的轻症手足口病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取抗病毒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采用RT-PCR法了解病毒转阴率,记录症状消失时间,并评估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好转时间、进食时间、手足皮疹好转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肠道病毒、EV71的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病毒转阴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丸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多酶片,观察组口服多酶片及参苓白术丸,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九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见效快、疗效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