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是非常必要:及普遍的,动静脉穿刺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护理技术工作,而动脉血的采集是儿科及新生儿科抢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操作。在NICU病房为配合抢救危重患儿,采集动脉血进行检查是很常见的,因此,提高新生儿动脉穿刺成功率,特别是早产儿这些特殊病人的穿刺成功率十分重要及关键。我院NICU自2003年-2006年在抢救、治疗305例早产儿的过程中应用了直视法桡动脉采血,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 337例早产儿头颅CT检查结果, 了解早产儿颅内出血 (intracranialhemorrhage, ICH) 的发病情况、头颅CT与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337例早产儿于生后 3~7d行头颅CT检查, 其中 98例存在ICH, 收集其临床资料, 分析出生体重、胎龄与ICH类型的关系, 分析ICH患儿临床表现特点与转归情况。结果: 98例ICH早产儿 (检出率 29 .1% ) 中有围产期因素者 69例 (70 .4% ); 出血类型: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 62例 (63 .3% ), 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 (subependymal/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 SEH/IVH) 28例 (28. 6% ), 脑实质出血 (intraparenchymalhemorrhage, IPH)8例 (8. 2% ), 出生体重>1 500g、胎龄≥34周者多发生SAH, 出生体重<1. 000g、胎龄<32周者发生SHE/IVH较多; 临床表现: 有症状者 72例 (73. 5% ), 其中以兴奋症状为主者 16例, 以抑制状态为主者 48例, 先短暂兴奋后转为抑制状态者 8例; 转归: 治愈及好转 68例, 死亡 28例, 自动出院 2例, 病死率 28. 6%。结论: 早产儿ICH多数有围产期因素, 出血类型与出生体重、胎龄存在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多样, 易漏诊, 病死率高, 故早产儿常规进行头颅CT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院新生儿中心于2000~2004-05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84例各种原因引起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疗效理想。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52例,女32例,胎龄28~36周,体重1900~2300g。极低体重儿32例,低体重儿42例,早产儿10例。其中肺透明膜病39例,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吸人性肺炎13例,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有7例。治疗期间均出现呼吸暂停3次以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经口腔插管,使用Infant Satarl00呼吸机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5~21d。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期各个器官的功能均不成熟,尤其是肝脏的解毒功能与肾脏的排泄功能低下,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各个过程都有影响。新生儿胃酸低,肠黏膜通透性高,肠系膜血流量小,口服给药效果不可靠。肌肉注射给药常因局部血流灌注不足,肌肉组织少而影响药物的吸收,特别在缺氧、低体温或休克时,静脉给药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尤其是对危重新生儿静脉是可靠的给药途经,多从头皮或四肢小静脉滴入[1],静脉给药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为保证新生儿静脉给药的安全有效。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执行静脉给药时要…  相似文献   
5.
黄巧凤  庄婵芝  卢燕君 《护理学报》2004,11(9):F003-F003
先天性梅毒也称胎传梅毒,是由被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传给胎儿所致,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病死率25%~30%。我科于2003年11月收治了1例先天性梅毒合并新生儿肺炎的患儿,经护理、治疗13d后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五胞胎早产儿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我国首例自然受孕、自然分娩五胞胎合并多种新生儿疾病,经我院抢救、治疗、护理全部存活并治愈。认为加强重症监护、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保温、喂养、做好基础护理等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在本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住院的104例高危新生儿待病情相对平稳后给予耳声发射法听力筛查,检查前做好患儿、环境及耳声发射测拭仪准备,检查中安抚患儿使其保持安静。结果所有受检患儿检查过程顺利,检查后均未发生感染及其他病情变化。结论做好高危新生儿耳声发射法听力筛查前后的护理配合工作,使听力筛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2例HIE患儿经急性期(脑水肿期)治疗后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国际通用抚触方法进行抚触,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照观察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结果:上述二项抚触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抚触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也有促进作用,也明显促进HIE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清瘦素(LEP)水平变化与其体格生长的关系以及疾病对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40例患中重度硬肿症、败血症、肺透明膜病、肺炎、颅内出血、窒息、消化道疾病早产儿(患病组)及30例无严重疾病早产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在不同日龄(生后第1天、第7天、第12天)时血清瘦素水平,分析不同状态早产儿体质量、身长、体重指数(BMI)等值的变化与瘦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早产儿BMI及血清瘦素水平均存在出生第7天下降、第12天回升的趋势(P<0.01),两组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日龄与体重指数变化呈正相关(P<0.01).患病组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在出生第7天及第12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随着早产儿体格生长的变化,血清瘦素水平也有相应的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患严重疾病早产儿血清瘦索水平低于无严重疾病早产儿组,提示患严重疾病影响早产儿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方法 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收治60例体重<3000 g的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套管针穿刺,比较2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输液外渗及红肿发生率.结果 腋下静脉穿刺组较头皮静脉穿刺组的留置时间长[(5.24±1.20)vs(2.11±0.57)d,P<0.01],且并发症(液体渗漏、皮肤红肿)发生率较头皮静脉组降低(3.3% vs 20.0%,P<0.01).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反复穿刺次数少,渗漏及皮肤红肿发生率低的特点,既能减轻患儿的痛苦,又能减少护理工作量,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方便、易操作的静脉留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