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患龋率及不良饮食习惯对其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龄前儿童牙齿正处于乳恒牙交替期,乳牙患龋率高。龋病对儿童健康造成极大危害,WHO把龋齿病已列为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为了更好的做好口腔保健及防龋工作,我们对所管辖的椒江城区幼儿园的1586名2~6岁小儿就小儿乳牙龋齿的发病率、好发部位及不良饮食习惯对龋齿的影响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台州市椒江区2001-2012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CH)筛查结果,探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椒江区2001-2012年出生的86144名新生儿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 DELFIA)检测干血滤纸血片促甲状腺激素( TSH)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凡血TSH﹥9.0 mIU/L者视为可疑阳性病例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2000年10月-2012年9月共筛查椒江区新生儿86144人,其中本地户籍56855人,外来流动人口29289人。共检出可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670例,确诊CH 64例,CH检出率为0.74‰;外来流动人口中CH 30例,检出率1.02‰,高于本地户籍的0.60‰( P 〈0.05);检出的64例患儿均得到及时治疗,本次筛查工作的成本效益比为1:13.30。结论早期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可有效避免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所致智力障碍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粘小管切开术(viscocanalostomy)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4年至2009年(在本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其中23例(29只眼)接受粘小管切开术,28例(34只眼)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的眼压,角膜透明情况,手术成功率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后1月粘小管组和小梁组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3.51±0.5)mmHg和(14.12±0.5)mmHg,手术控制眼压成功率(术后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IOP<21 mmHg)分别为85.2%和8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月两组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04±0.5)mmHg和(21.74±0.5)mmHg,手术控制眼压成功率分别为66.7%和6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并发症如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在小梁组为38.2%,高于粘小管组27.5%.结论 粘小管切开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疗效相当,但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晶状体不溶性αB蛋白含量与年龄及混浊度的相关性,探讨该蛋白在白内障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收集80只眼晶状体标本,按年龄段分为老年组(A组,30只眼),中壮年组(B组,30只眼)及青年组(C组,20只眼);用LOCS(Ⅲ)分级法,对晶状体核混浊度进行分级,用westem blot法检测晶状体αB蛋白含量,用Spearman法对年龄、混浊度及αB蛋白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的αB蛋白印迹条带灰度值分别为(149.6±18.2)、(126.5±15.4)及(98.1±10.6),组间两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与混浊度的相关系数r=0.918,年龄与αB蛋白表达含量相关系数r=0.652,混浊度与αB蛋白表达含量相关系数r=0.620,均P=0.00.结论 不溶性αB晶状体蛋白与年龄及晶状体混浊两两呈正相关性,前者可能在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当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层医院白内障复明手术4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内障是我国首要致盲性眼病 ,据不完全统计约5 0 0万人。常规每年完成白内障手术约 30万例 ,即完成现有白内障手术需 2 0年 ;而随着人口增长和老化 ,每年白内障患者以新增 4 0~ 12 0万累计增加。因此 ,白内障复明手术滞后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1] 。近几年我国已先后多次派遣医疗队进行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作者此次为期一个月对所在地患者进行接诊及手术 ,现将接诊并确诊为白内障患者 4 46例手术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0月 17日至 11月 17日 ,作者所在地的白内障复明医疗队共接诊患者 2 186人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手术者使用Legacy20000(美国Alcon公司)采用双手操作技术进行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1d;1wk;3mo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67±0.11,0.81±0.14,0.83±0.12,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1)。术后1d;1wk;3mo术眼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2.44±4.70,13.56±3.20,12.90±2.00mmHg,与术前相比,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术后1d;1wk;3mo术眼的平均角膜散光分别为1.23±0.62D(P<0.01),0.97±0.53D(P<0.05),0.65±0.47D(P=0.24),手术后第1d以及第1wk,术眼的散光较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增加,术后3mo时,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角膜内皮密度为2235.06±418.43个/mm2,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11.90±7.32)%。本组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没有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双手微切口技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07-2018年台州市椒江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原因变化,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07-2018年台州市椒江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进行死亡率、死亡原因和死前保健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8年12年间台州市椒江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 24‰,其中新生儿死亡率2. 19‰,婴儿死亡率4. 10‰,1~4岁儿童死亡率1. 14‰。2007-2018年12年间台州市椒江区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4岁儿童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07-2018年台州市椒江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3位原因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意外死亡和出生窒息。2007-2018年台州市椒江区5岁以下死亡儿童死前住院治疗、门诊治疗和未治疗所占比例分别为58. 45%、26. 36%和15. 19%。2007-2018年台州市椒江区5岁以下死亡儿童死前省市级医院、县区级医院、街道(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未诊断等就诊级别患儿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1. 86%、44. 70%、2. 00%、0. 86%和0. 57%;2007年省市级医院就诊率为48. 94%,至2018年增至71. 43%。交通不便、经济困难、来不及就医和家长认识不足分别占台州市椒江区5岁以下儿童死前未就医原因的15. 09%、22. 64%、33. 96%和30. 19%。结论 2007-2018年台州市椒江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降低趋势,死前保健服务利用情况改善,住院治疗和高级别就诊医院比例增加,未就诊患儿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粘小管切开术(viscocanalostomy)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4年至2009年(在本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其中23例(29只眼)接受粘小管切开术,28例(34只眼)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的眼压,角膜透明情况,手术成功率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后1月粘小管组和小梁组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3.51±0.5)mmHg和(14.12±0.5)mmHg,手术控制眼压成功率(术后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IOP<21 mmHg)分别为85.2%和8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月两组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04±0.5)mmHg和(21.74±0.5)mmHg,手术控制眼压成功率分别为66.7%和6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并发症如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在小梁组为38.2%,高于粘小管组27.5%.结论 粘小管切开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疗效相当,但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儿童视力异常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通过儿童视力筛查可及早发现儿童视力异常,并及时予以矫正和治疗,这是儿童眼保健工作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在视力筛查中得以广泛应用,该文旨在探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在学前儿童视力筛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内镜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常规鼻内镜术后均行局部治疗,而对照组加服西药,治疗组加服清肺通窍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而对照组仅为81.6%,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内镜术后患者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