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1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江市2001-2006年狂犬病流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1-2006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06年发生在广东省阳江市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69例,农村居民占92.8%,城镇居民占7.2%,男女性别比为1.56∶1,发病年龄以70岁以上人群发病多,占26.1%,4-10月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72.5%。67例为犬咬伤,2例为猫咬伤。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者占71.0%,未进行疫苗接种者占84.1%,所有病例均未注射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伤人的犬只有78.3%(54/69)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另有21.7%(15/69)不详。结论阳江市狂犬病病例分布以农村为主。犬饲养量大、免疫率低、疫点灭犬率低以及暴露后未按要求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率低、未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等是阳江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阳江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阳江市2017—2018年2个国家级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群以男性、低文化水平为主,平均(40.1±8.4)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2.9%(1 486/1 600);HIV抗体阳性率8.4%(135/1 600);69.0%(1 104/1 600)吸毒者有注射毒品史,其中共用注射器占30.0%(331/1 104);有性行为的吸毒者中吸毒后发生性行为占42.2%(334/792);最近1次吸食毒品后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仅38.6%(129/334);最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的吸毒者,商业性行为发生率35.4%(280/792),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占82.5%(231/2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用注射器的吸毒者感染HIV的风险是未共用者的38.91倍,传统毒品及新型毒品混合使用的吸毒者,比仅用传统毒品吸毒者更易感染HIV。结论阳江市吸毒人群HIV阳性率较高,高危行为仍然存在,需继续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遏制HIV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阳江市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知晓情况、艾滋病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艾滋病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2016—2018年通过分层抽样法抽取阳江市从事商业性性交易的女性进行调查,并利用哨点监测问卷收集监测人群人口学、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性行为等信息,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结果 2016—2018年共调查阳江市女性性服务者1 206人,平均年龄(32.84 ± 6.90)岁,HIV抗体阳性率为0.25%,HCV抗体阳性率为0.08%,TP阳性率为1.74%。2016—2018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75%(379/400)、89.00%(356/400)及84.48%(343/406),总体知晓率为89.39%(1 078/1 206),知晓率呈下降趋势(P<0.01)。不同档次服务场所、不同婚姻状况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中从未使用安全套或有时候使用的比例为12.19%。结论 阳江市女性性服务者HIV感染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高危行为仍然存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下降明显,应积极探索多种宣传及干预模式,并加强对阳性性服务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阳江市某小学腺病毒感染暴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阳江市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罹患率为6.3%;患者以7~8岁的儿童为主;15例样本中有12例检测出腺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两者的游泳因素暴露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游泳可导致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应加强泳池的消毒。  相似文献   
5.
应用简易乘数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简易乘数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对公安人员进行定性访谈以及对某市所有的强制戒毒所进行调查,了解该市目前的吸毒人员登记在册数和2004年该市强制戒毒所收治入所的吸毒人员数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该市所有强制戒毒所抽取360名吸毒人员进行匿名访谈,获得其毒友中曾经被公安人员抓获或曾经在2004年内进入过该市的强制戒毒所的比例;分别采用该市的吸毒人员登记在册数和2004年该市强制戒毒所收治的吸毒人员数量作为基数,估算该市的吸毒人员数量。结果目前该市在册登记的吸毒者11 327人,2004年全市戒毒所共收押吸毒者4 670人。成功访谈戒毒所内吸毒人员340名,两种方法估计该市的吸毒人员数量分别为16 424人和19 614人。结论简易乘数法估计吸毒人员的规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且结果基本可信、耗费较少,适用于资源缺乏地区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阳江市江城区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查明病因,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罹患率为6.3%;患者以7—8岁的儿童为主;12例患者检测腺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两者的游泳因素暴露率差异十分显著。结论 游泳可导致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应加强泳池的消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阳江市静脉吸毒者的艾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高危行为,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阳江市阳东县某戒毒所和某社区的静脉吸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检测HIV和HCV抗体。结果 235名静脉吸毒者年龄在20~40岁的218人,占总数的92.8%。91.1%静脉吸毒者为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静脉吸毒者HI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40.4%和98.7%;静脉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35.3%;最近一次性生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6%;77.4%静脉吸毒者有共用针具行为。结论 阳江市静脉吸毒者HIV和HCV感染率较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低,艾滋病感染危险行为率高,应尽快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预防艾滋病试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研究方法在戒毒所和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变化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率比干预前低;干预前后吸毒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变HIV感染者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阳江市江城区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 ,探索控制蛲虫病在托儿机构中流行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查卵方法进行普查 ,检验阳性者服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研所研制的康乐糖进行驱虫治疗 ,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江城区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为 36 5 % ;男性和女性的蛲虫感染率分别为 37 2 %和 35 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各年龄组间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低年龄组的感染率较低 ;城区与乡镇的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普治后儿童蛲虫感染率为 0 8% (2 /2 5 0 ) ,与普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江城区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较高 ,用康乐糖普治后感染率明显下降 ,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明阳江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搜集所有病例并进行个案调查,依照《登革热诊断及处理原则》(WS216-2001)进行诊断和血清学检测。结果2006年6月27日至9月2日阳江市阳东县合山镇共报告54例登革热病例,病例分布于2个疫点,疫点一的罹患率为15.6(39/250),疫点二的罹患率的为3.5%(15/433);发病高峰在7月10日至8月20日,占病例总数的77.8%;从4份病例血样中分离出登革Ⅰ型病毒。8月19日疫点一、二的布雷图指数分别为96、52。结论该起暴发疫情是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的,造成疫情扩散的原因一是基层医生对登革热的甄别能力较低,未能及早发现疫情,二是疫点伊蚊密度高,为登革热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