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应用二次谐波显像技术对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检查 ,以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 4 7例。采用美国HPSONOS 5 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4MHz。该仪器配有二次谐波超声显像功能 ,在标准的左室长轴、二尖瓣水平至心尖部的左室短轴、心尖四腔及二腔切面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壁各节段的厚度。结果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在 17例 (36 .17% )的常规二维超声图像不佳的患者中获得满意的图像 ,所有患者获得了准确的测量结果并明确了诊断。结论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 ,尤其对非梗阻性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有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左室重构、射血分数(LVEF)与卧床天数的关系,对56例无并发症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记录卧床天数并在发病的3个月行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形态、室壁运动及收缩舒张功能参数,对比分析确定左心室重构(VR)及例数,LVEF。结果两组卧床天数有显著性差异,VR与LVEF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对无并发症的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左室重构、射血分数(LVEF)与卧床天数的关系,对56例无并发症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记录卧床天数并在发病的3个月行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形态、室壁运动及收缩舒张功能参数,对比分析确定左心室重构(VR)及例数,LVEF。结果两组卧床天数有显著性差异,VR与LVEF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说明对无并发症的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二次谐波显像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二次谐波显像技术对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检查,以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47例。采用美国HP 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该仪器配有二次谐波超声显像功能,在标准的左室长轴、二尖瓣水平至心尖部的左室短轴、心尖四腔及二腔切面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壁各节段的厚度。结果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在17例(36.17%)的常规二维超声图像不佳的患者中获得满意的图像,所有患者获得了准确的测量结果并明确了诊断。结论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尤其对非梗阻性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有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纳差、乏力1个月,发热10d”于2007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自述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0年,偶有胸闷。入院前10天间歇发热,体温最高39℃。入院时查体T:36℃,P:76次/min,BP:90/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手指、前胸、后背皮肤见散在淤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