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 2 0 0 2年我院对 1 70例脑外伤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及分析 ,从而发现 ,脑外伤与癫痫的发生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70例中 ,男 91例 ,女 79例 ,1 0岁以下 5 3例 ,1 0~ 1 8岁 1 1 7例。颅脑外伤原因 :意外伤害 5 9例 ,交通肇事 2 5例 ,打架斗殴 73例 ,产伤 8例 ,其它5例。颅脑外伤昏迷的时间不足 1h 74例 ,1~ 2 4h71例 ,2 4h以上的 2 5例。外伤致癫痫发作的潜伏期 :外伤后即刻至 1 0年 ,其中即刻发作 1 4例 ,1周内发作 37例 ,8d~ 1年 75例 ,1年以上 4 4例。癫痫发作类型 ,包括全身性 ,失神发作 ,强直发作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CRP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83例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进行为期2周的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患者FPG、2hPG、Homa-IR、CRP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FIns、2hFIns、Homa-IS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宜在T2DM患者的初诊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儿颅脑外伤所致脑震荡,脑电图检查对于外伤轻重程度、确定意识障碍原因、神经系统损害的部位和预后等均有意义。现将1995~1997年在我院诊治的小儿脑震荡脑电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龄1~3岁4例,4~6岁3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诺和锐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及CRP的影响.方法 应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进行为期2w的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患者FPG、2h PG、Homa-IR、CRP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FIns、2h FIns、Homa-IS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宜在T2DM患者的初诊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氟中毒对小鼠睾丸组织的影响.方法 给小鼠饮用含0 mg/L、10 mg/L、25 mg/L、50 mg/L氟化钠水,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用TUNEL法检测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结果氟中毒能诱导小鼠睾丸TUNEL阳性细胞,且凋亡细胞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氟中毒可诱导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凋亡发生部位与病理改变明显的部位相吻合,氟中毒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机制参与睾丸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6.
脉炎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多发性大动脉炎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脉痹、血痹等范畴。本病病因不清,缺乏根治方法。采用中药制剂脉炎消治疗本病39例,男1,女38,女性占97.4%。头部缺血症状大有改善;肢体缺血症状,不论疼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冷均有改善。肢体血流图治疗前为3.49±2.48mv,治疗后变为6.79±1.79mv,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提示,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前为4.25±2.10g/L,治疗后为3.22±1.65g/L,(P<0.01)。血沉39例,治后下降均值为13.68±3.96(P<0.01),差异显著。治疗结果:显效患者13例(33.3%),良好14例(35.9%),改善者12例(30.8%)。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双源CT连续动态扫描评价腰椎不同曲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孔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10—2014-10确诊的L4、5椎间盘突出症40例。仰卧位0°的位置为运动过程中动态扫描时的0°位置,根据腰椎矢状面Cobb角测量方法测量运动过程中伸展10°、20°和屈曲10°、20°的图像。测量腰椎间盘突出距离和椎间孔面积。结果在过屈位到过伸位运动过程中,L4、5椎间盘后缘突出程度逐渐增加,从中立位向过屈位运动时L4、5节段椎间盘突出程度变化更加明显。腰椎屈曲运动过程中腰椎每屈曲10°椎间盘突出减少(0.87±0.26)mm;伸展运动过程中腰椎每伸展10°椎间盘突出增加(1.24±0.45)mm。腰椎运动过程中,腰椎每伸展10°其椎间孔面积比仰卧位静态扫描时减小(8.02±0.34)mm~2;腰椎屈曲10°时,90%的患者椎间孔面积比常规仰卧位扫描时减小(6.72±0.23)mm~2;屈曲20°时,82.5%的患者L4、5节段椎间孔面积比静态扫描增时大(7.02±0.15)mm2。结论腰椎双源CT连续动态扫描可以明确诊断常规CT扫描阴性而下肢症状典型和常规CT结果与临床症状差异较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9.
脊髓硬膜外血肿(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EH)临床少见,特别是发生在颈段,易误诊,现就我院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 、《工程索引》(Ei)、《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 ISTP)、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MEDLIN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7年开始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表现不俗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据SCI数据,2014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26.35万篇论文,连续第6年排在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2005年至2015年(截至2015年9月),中国论文共被引用1287.60万次,与2014年统计时比较,数量增加了24.2%,连续两年排在世界第4位;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8.14次,比上年度统计时提高了7.5%,但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1.29次/篇。【结论】中国科技论文数近几年来迅速增长,论文的影响力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就论文的篇均被引数看,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