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晚期肾癌顽固性大量肉眼血尿的方法。方法对15例晚期肾癌顽固性出血病人,在治疗前检查尿常规、尿培养、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等,然后采用膀胱镜下逆行肾盂插管的方法,向肾盂内灌注抗癌药物、过氧化氢和福尔马林。结果15例病人中13例在首次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在第二次治疗后出血停止。无一例有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15例病人血尿均未再复发。结论肾盂内灌注福尔马林对于晚期肾癌的顽固性血尿虽不是一种根治方法,但却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早期肾盂癌的诊断和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肾盂癌的诊断和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在诊断肾盂癌时采用B超、静注尿路造影(IVU)、逆行性肾盂造影、CT、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MRU)、输尿管肾盂镜检查等多种方法,比较各种方法对早期肾盂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IVU和逆行性肾盂造影、CT、输尿管肾盂镜、MRU、B超对早期肾盂癌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9%、94%、80%、50%、40%和22%。结论IVU和逆行性肾盂造影是诊断早期肾盂癌最基本和最必要的有效检查方法,是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因输尿管肾盂镜检查为有创性检查,故可作为疑难病例最后的确诊性检查方法,不宜做首选的检查方法。B超可作为普查之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治疗轻中度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轻中度良性BPH合并OAB患者166例,分为轻度梗阻症状组(88例)(联合用药组48例及坦索罗辛组40例)和中度梗阻症状组(78例)(联合用药组36例及坦索罗辛组42例)。坦索罗辛组均服用坦索罗辛0.2mg,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均口服坦索罗辛0.2mg,每日1次,索利那新5mg,每日1次,共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尿常规检查、不良事件等。结果:在轻度梗阻症状组中,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在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残余尿无明显变化(P0.05),坦索罗辛组治疗后仅IPSS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而其他方面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后联合用药组IPSS[(9.7±3.0)分vs(15.8±3.3)分]、储尿期症状评分[(8.1±1.7)分vs(12.3±3.1)分]、Qmax[(18.6±4.1)ml/s vs(14.2±2.3)ml/s]、OABSS[(5.3±1.3)分vs(9.7±2.7)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坦索罗辛组(P均0.05),而残余尿、尿常规检查及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P0.05);在中度梗阻症状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明显优于治疗前,而残余尿无明显差异;坦索罗辛组治疗后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及残余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联合用药组的OABSS优于坦索罗辛组[(4.8±1.5)分vs(6.5±2.5)分,P0.05],而在IPSS、Qmax、排尿期症状评分、尿常规检查及不良事件等方面与坦索罗辛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治疗BPH轻中度梗阻症状合并OAB均有明显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坦索罗辛,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早期肾盂癌的诊断和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肾盂癌的诊断和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在诊断肾盂癌时采用B超、静注尿路造影(IVU)、逆行性肾盂造影、CT、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MRU)、输尿管肾盂镜检查等多种方法,比较各种方法对早期肾盂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IVU和逆行性肾盂造影、CT、输尿管肾盂镜、MRU、B超对早期肾盂癌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9%、94%、80%、50%、40%和22%。结论IVU和逆行性肾盂造影是诊断早期肾盂癌最基本和最必要的有效检查方法,是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因输尿管肾盂镜检查为有创性检查,故可作为疑难病例最后的确诊性检查方法,不宜做首选的检查方法。B超可作为普查之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性肾鹿角形结石开放手术治愈率和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方法对87例复杂性肾鹿角形结石采用肾盂外膜下分离肾窦肾盂,肾中下1/3无血管处排列锁扣式缝合肾实质后唇全层,切开肾实质,并从肾上盏颈至肾下盏颈作一弧形切口取石,部分借助气压弹道碎石等介入技术(简称联合治疗组),与前期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32例(简称对照治疗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治疗组其术中出血、住院天数、术后肾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短期肾功能损害、结石残留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20±78)mL,(420±89)mL;(21±2)d,(24±3)d,(11±7)d,(23±6)d;5.7%,43.8%;9.2%,25%;13.8%,53.10%.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复杂性肾鹿角形结石开放手术较理想方法为肾盂肾盏肾中下1/3处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部分配合气压弹道碎石等介入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高中伟 《现代保健》2011,(11):43-44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慢性腰腿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腰腿痛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益肾排石中药保护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肾排石中药对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家兔30只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5只,于高能冲击波致兔肾损伤模型,测定不同时间血浆,肾组织浆浆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冲击波肾损伤后血浆中ET-1、血清中MDA值及组织均浆中ET-1、MDA值显著升高(P<0.05),血浆及组织匀浆中SOD显著降低(P<0.05);而中药治疗组血浆中ET-1、MDA及组织均浆中ET-1、MDA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及组织匀浆中SOD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病理检查较对照组损伤轻。结论:益肾排石中药对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某,男,72岁,离休干部。主因发作性神志丧失、抽搐伴大小便失禁8年余,加重1年多,于1985年12月10日住院。病人于1978年3月开始出现发作性神志丧失、四股搞抽、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每年发作3~6次,均出现在晨起运动时,发作持续时间约15~30min。每次发作经静注葡萄糖加葡萄糖酸钙后症状迅速缓解。病程中曾多次住院,均诊为脑动脉硬化并发一过性脑血管痉挛,常服丹参片、心痛定等药物未能控制发作。入院时检查:体温36.5℃,血压21.3/12.0kPa,神清,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甲状腺不大,心脑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膜后间隙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5年收治109例腹膜后出血患者资料。男70例,女39例,年龄6~69岁,平均33岁。外伤性89例,自发性20例。患者均因外伤后或自发性突然腰腹痛、血尿或休克表现就诊。109例经B超检查,104例行CT检查,7例急诊腹膜后探查术。109例患者中肾脏破裂出血101例(92.7%)、肾外病变破裂出血8例(7.3%)。外伤性89例中肾脏破裂84(94.4%)、腹膜后肾外病变破裂出血5例(5.6%),自发性20例中肾脏破裂出血17例(85.0%)、肾外病变出血3例(15.0%)。肾外病变主要有嗜铬细胞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淋巴肉瘤等。结果109例患者中腹膜后手术26例,肾切除术8例、肾癌根治术8例、腹膜后肿瘤切除7例、肾切除加平滑肌瘤切除1例、肾包膜切开引液术2例。保守治疗83例,采取卧床休息、补液、止血、抗感染、输血、镇静治疗。1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例淋巴肉瘤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亡,1例平滑肌肉瘤患者9个月死亡,8例肾癌患者中2例于术后18、20个月死于全身衰竭,余6例2年内未复发。其他99例患者痊愈出院后随访6个月,B超、CT检查未发现腹膜后病变复发。结论腹膜后出血可由肾脏或肾外病变破裂所致,B超能准确检查出腹膜后血肿,CT对辨别出血部位、范围、程度、原因及检出肿瘤有重要价值。对危及生命的腹膜后大出血应急诊手术,病情稳定者可先保守治疗,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肾盂内灌注福尔马林治疗晚期肾癌顽固性血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晚期肾癌顽固性大量肉眼血尿的方法。方法 对15例晚期肾癌顽固性出血病人,在治疗前检查尿常规、尿培养、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等,然后采用膀胱镜下逆行肾盂插管的方法,向肾盂内灌注抗癌药物、过氧化氢和福尔马林。结果 15例病人中13例在首次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在第二次治疗后出血停止。无一例有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15例病人血尿均未再复发。结论 肾盂内灌注福尔马林对于晚期肾癌的顽固性血尿虽不是一种根治方法,但却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