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BAEP联合TCD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及对照组各92例进行BAEP和TCD检测。结果 PIS组与对照组相比,TCD及BAEP异常率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EP和TCD联合检测为PIS提供了一种简便、无创、有效的诊断手段,对PIS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电子胃镜检查心理护理实施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理护理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在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均给予综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设立同样例数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均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血压、呼吸、心率、顺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完成检查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在电子胃镜检查过程中,实施综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对侵人性检查的适应能力,顺利地完成检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进行本次实验,将护理人员按照职称、资历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在分管床位后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床位利用率73.27%,护士工作时间9.88±2.21小时,患者满意度7.65±1.87分,护士满意度3.59±1.11分,基础护理质量87.26±10.33分,一级护理质量85.32±9.37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83.54±7.62分,消毒隔离质量88.49±11.14分;实验组对照组床位利用率91.62%,护士工作时间8.34±1.56小时,患者满意度9.77±0.22分,护士满意度1.81±0.95分,基础护理质量96.82±4.21分,一级护理质量97.34±1.38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92.11±10.08分,消毒隔离质量95.67±5.32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实施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后,住院人数降低、床位利用率得到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护士压力降低、基础护理质量等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方案符合医院的环境,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提高,采取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方案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院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所提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干预组(n=122)和对照组(n=12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肝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采取常规的保肝对症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相关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1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死率为12.30%,肝性脑病发病率为20.49%;对照组的1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死率为22.13%,肝性脑病发病率为36.89%.病死率与肝性脑病发病率组间比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干预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院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所提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是预防肝性脑病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导个体平衡膳食结构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9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虎门镇居民249例,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应用膳食平衡指数(DBI)指标进行总体评价。结果 249例居民谷类、豆类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人数50.00%,而其他类食物(肉类、蔬菜、水果、奶类、蛋类)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人数均50.00%。249例居民的DBI-LBS、DBI-HBS、DBI-TS与DBI-DQD值分别为(20.92±8.24)分、(13.45±7.24)分、(-7.58±2.44)分和(34.29±10.92)分。结论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学权威,易学易懂,DBI方法的应用能有效判定个体膳食结构,有利于指导平衡膳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用于老年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0例。肠内营养组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佳维体,肠外营养组通过中心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呕吐、腹泻、肺炎、导管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两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肠内营养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肠外营养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老年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提高机体营养状态,而且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膳食宣教对糖尿病患者营养素摄入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糖尿病营养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膳食实物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在宣教前后的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对照组干预后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明显低于干预前,膳食纤维、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干预前(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胆固醇、盐摄入量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膳食纤维、钙、铁、锌、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 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干预前( P <0.05);干预后的观察组在热量、脂肪、胆固醇、盐的摄入量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膳食纤维、钙、铁、锌、维生素B1、维生素 C的摄入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传统糖尿病营养宣教基础上实施膳食实物宣教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素摄入情况。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后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97例偏头痛患者经13 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Hp感染。对其进行为期 2周的Hp根除治疗 ,对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频率进行为期 6个月的观察。结果  83例完成整个疗程后体内Hp被完全根除 ,其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和减少。结论 感染了Hp的偏头痛患者经三联疗法根除Hp后 ,其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和减少。Hp可能是偏头痛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骆伟群  文玉婵  袁莉 《吉林医学》2013,34(21):4359-436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3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其中干预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复发率为5.55%,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再次手术率为0.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67%、22.22%和5.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