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乳酸及细胞因子变化规律,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2005年5月,选取实施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30例,分别于转入ICU后即刻(0 h)及1、4、8、12 h测量血乳酸、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把存活24例编为一组,死亡6例编为一组;存活组入ICU在12 h时平均动脉压(MAP)从(7.33±1.08)kPa[(55.23±8.72)mmHg]增至(10.51±0.81)kPa[(79.51±6.69)mmHg],心率(HR)从(112.3±13.5)次/min降至(89.1±6.8)次/min;而血乳酸、IL-6、IL-8和TNF-α分别从(11.12±4.34)mmol/L、(95.03±43.72)pg/ml、(57.25±34.66)pg/ml和(47.39±22.17)pg/ml降至(3.15±1.19)mmol/L、(27.01±19.14)pg/ml、(21.82±16.53)pg/ml和(18.56±15.64)pg/ml,与入ICU后即刻(0 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12h血乳酸及细胞因子下降,有助于判断肝移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确诊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住院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35±5)岁。符合下列情况:①发病在6~12周以内且伴有发热、胸痛、乏力;②院外曾正规抗痨4周以上,但未同时积极配合抽液治疗。③B超显示胸腔内中等量积液呈包裹性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化疗前后或手术前后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600例肺癌组患者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并对不同类型肺癌间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患者化疗、手术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肺癌患者TC、LDL-C、HDL-C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而两组间血TG水平无明显差异。化疗及手术后肺癌组患者,血TC、LDL-C、HDL-C及TG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低血胆固醇倾向,化疗或手术治疗可以提高血清TC及LDL-C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犬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犬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呼吸力学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吸气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力(Pmean)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OS后肺动态顺应性(CD)、静态顺应性(Cs)显著下降(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气道压力;OS后降低肺顺应性.本研究提示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吸痰前后气道压力等监测;对ARDS机械通气犬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80岁,主因间断声音嘶哑9年,咯血、气短3天,于2007年5月入院,患者9年前(199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在外院就诊考虑左侧声带麻痹,不除外喉癌,行肺CT示双肺多发结节,胸廓人口处气管前有一软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入氦-氧混合气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作用。方法:选择12例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氦-氧混合气组(70%氦;30%氧)和对照组(FiO2:30%),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0、90min、6h的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平台压、吸气阻力、呼气阻力)以及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变化;选择准备脱机的机械通气患者6例,按自身对照方式脱机后随机先后吸入氦-氧混合气,(70%氦-30%氧)和低浓度氧(FiO2:30%)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0、90min、6h和停止治疗后30min(重新上机进行压力支持通气)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氦氧混合气治疗后气道压力、气道阻力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脱机患者吸入氦-氧混合气后与对照组比较pH、PaO2、PaCO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吸入氦-氧混合气在治疗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方面能够明显降低气道压力和气道阻力,避免气压伤的发生;应用氦氧混合气可以有效避免脱机患者血气指标的恶化,可以有助于患者的顺利脱机。  相似文献   
7.
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后气道内致病菌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了解COPD患者应用呼吸机通气后气道内致病菌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45例COPD患者,应用呼吸机后38例气道内出现了新的致病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12/38),不动杆菌属列第二位(9/38),而且这些菌株对已应用的抗生素均耐药。新致病菌出现的时间平均为4.88±0.72天。在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气道内仍可出现新的致病菌寄生,此点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膈肌形态及功能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醋酸可的松50mg/(kg·d),肌注共14d]、饮食配对组及正常对照组,观察营养指标、离体隔肌最大张力以及张力-频率曲线和形态改变。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每日进食量下降,并出现体重、隔肌重量、白蛋白和总蛋白下降,膈肌出现高频疲劳,光镜下隔肌纤维变性、坏死、增生,部分纤维萎缩变细,而饮食配对组和正常对照组则无上述变化。讨论了皮质类固醇肌病的发病机理及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 99例IPF患者中 2 4例死亡患者临床特点、血气分析、肺功能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 4例死亡患者缓解组年龄显著偏大、肺功能损害更严重。 2 4例均合并肺部感染 ,其中 8例死于冠心病、2例死于猝死、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气胸 (纵隔气肿 )。结论 :虽然肺功能损害严重提示预后不良 ,但IPF患者死亡原因大部分并非死于IPF本身 ,而是死于其合并症如感染 ,尤其是长期应用激素合并二重感染者 ,以及合并心脏病、肺栓塞、气胸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动物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血流动力学等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OS后平均动脉压(MAP)显著升高(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研究提示,在护理工作中,对ARDS机械通气者应重视吸痰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加强吸痰前后血流动力学等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