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片窗答案     
术前影像诊断(1)外伤性骨囊肿,骨化性肌炎;(2)骨巨细胞瘤。手术及病理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髌上滑囊及膝关节囊,可见髌骨上极一2 cm×1 cm×3 cm大小包块,质软,有包膜。内充填白色钙质样结晶物。股四头肌腱扩张部及髌韧带均有少量结晶物附着。髌骨关节面粗糙不平,关节腔内无坏死物、无结晶物、无窦道。将髌骨完整切除,并将股四头肌腱扩张部及髌韧带钙化部切除。标本送病检。大体标本及病理图片见图4A~C。病理诊断:左髌骨痛风结节。  相似文献   
2.
颈静脉体瘤是原发于胚胎期神经构成的副神经节组织肿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类颈动脉体瘤、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颈静脉球体瘤或鼓室体瘤等.颈静脉体瘤仅占颅内肿瘤的0.13%,占全身化学感受器瘤的6.5%[1].本研究分析讨论了我院收治的1例较典型病例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B细胞MALT淋巴瘤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可见于肺、乳房、膀胱、眼结膜、肾、肝、皮肤、唾液腺、甲状腺、胸腺,自体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多数发展缓慢,预后较好。其中低度恶性 B细胞 MALT淋巴瘤好发于老年人,且多好发于胃[1]。现将2002年6月收治的经CT、胃镜检查、活体组织标本、组织病理学证实的 1 例胃 B细胞 MALT淋巴瘤报道如下。病例资料 患者,女, 77岁。持续性上腹隐痛,伴纳差、呕吐、体重下降1 个月。体检:慢性病容,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剑突下深压痛,腹平坦,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腹壁柔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部感染的胸部X线检查价值和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临床实验室确诊的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X线资料,患者在隔离病房进行移动式床旁X摄影系统(CR)卧位胸部检查,CR扫描成像后分析影像资料.结果 8例甲型H1N1患者肺部X线表现为双肺下纹理增多,边缘模糊,伴有沿肺纹理走行的小...  相似文献   
5.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一种传统的胆汁引流法,主要是能减轻/缓解梗阻性黄疸症状,而且有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可用于重症梗阻性黄疽的术前准备,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重症急性胆道感染的急诊非手术治疗[1].近年来,PTCD已成为临床上缓解恶性胆管梗阻病人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法,是当前胆道外科的一项重要治疗技术[2].PTCD成败和实现疗效的重要一环是术后护理,本文收集我院2007~2009年23例PTCD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8岁。发现左膝上部无痛性肿物5年,如黄豆大小,无不适感,未引起重视,肿块渐增大,1年前出现疼痛,活动时加重。5年前不慎摔倒,左膝着地,当时左膝疼痛明显,行动受限,软组织肿胀,未摄片检查,1周后症状缓解,功能恢复,仍有局部软组织肿胀,未做处理。否认结核、风湿病史。无烟酒等嗜好。体检:左髌骨上方触及直径3 cm肿物,随髌骨一起活动,左膝关节皮肤颜色正常,无静脉曲张,无红肿,皮温不高,浮髌试验阴性,左膝关节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1]。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对健康教育要求十分迫切。我们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32例初产妇,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原因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30岁临床诊断为颈椎病且影像学有异常的青少年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异常征象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软性)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椎间韧带肥厚、颈椎失稳、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等非骨软骨性改变为主要特征.非骨软骨性改变中以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最多(97.78%).结论:颈椎非骨软骨性改变特别是颈椎曲度异常是青少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征,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可作为青少年颈椎病的一种X线客观诊断标准,对青少年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胆囊癌的CT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CT诊断胆囊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患者的胆囊癌CT表现,术前均有CT平扫,其中15例并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 本组24例胆囊癌CT表现特征可归纳为4型:(1)胆囊腔内肿块型2例占8.3%(2/24);(2)胆囊壁增厚型3例占12.5%(3/24);(3)胆囊周围浸润型8例占33.3%(8/24);(4)混合型11例占45.8%(11/24).结论: CT诊断胆囊癌有重要价值.增强扫描可以明确显示胆囊癌的特征,有助于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大块骨质溶解症为一种进行性局灶性骨质破坏性病变,病因不明,又称为Gorharn病、骨消失病、特发性骨溶解、进行性骨萎缩等。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