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1.
1999年2月至2011年6月,12例下段食管自发性破裂患者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4~58岁,平均46.8岁.均为1处纵行破口,长1.5~5.0cm,平均2.6cm;破入左胸8例,右胸1例,未破入胸腔3例,破入腹腔(脾窝积液)2例.有剧烈呕吐史11例,提重物劳动史1例.呕吐或提重物后突发胸部、上腹部或剑突下剧烈疼痛,可放射至肩、背及腰部;伴发热、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和休克等.查体左胸及左背部叩痛10例,腰背部叩痛4例,颈部触痛及皮下气肿2例,上腹部急腹症体征4例.胸穿抽出胃液样胸水和食物残渣2例,胸腔引流液为胃内容物3例,口服美蓝后抽出蓝色引流液1例,食管碘剂造影示破裂者2例.CT检查示液气胸9例,下段食管周围纵隔气肿、食管破裂者9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术前诊断及手术入路,以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63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膈肌破裂,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胸和/或血气胸.急性腹膜炎49例,失血性休克41例.术前诊断明确37例,术中探查发现22例,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单纯经胸入路24例,单纯经腹入路14例,胸腹联合入路8例,经胸经腹分别入路17例.结果 57例痊愈,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心包填塞,1例死于术后呼吸衰竭,2例于术后1周死于肾衰竭.结论 术前诊断的准确及时和正确的手术入路选择是争取抢救时间、抢救成功与否、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梗死周边区心肌神经纤维密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30只)。分别在心肌梗死后第1、2、4和6周行CABG作为实验组,其中第2周4只,其余各组6只;分别为每个实验组设立未行CABG的心肌梗死对照组,每组2只。CABG术8周后开胸切取心脏,分别切取每只犬的梗死周边区作为实验组样本,并取未结扎冠状动脉相应区域的心肌组织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样本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应用Metamorph UIC(US)软件及Olympus/Evolution MP 5.0/BX51(JP)显微镜组成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定量测定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心肌梗死对照组GAP-4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梗死对照组:(1333.3±169.1)μm2/mm2;空白对照组:(625.4±121.7)μm2/mm2;实验组:第1、2、4和6周行CABG实验组:(656.9±147.5)μm2/mm2、(683.0±157.2)μm2/mm2、(737.0±158.3)μm2/mm2和(847.8±169.4)μm2/mm2,P<0.01];心肌梗死对照组的TH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梗死对照组:(1082.0±114.3)μm2/mm2;空白对照组:(435.7±106.9)μm2/mm2;第1、2、4和6周行CABG实验组:(440.2±105.2)μm2/mm2、(484.0±112.2)μm2/mm2、(521.8±100.1)μm2/mm2和(692.4±117.1)μm2/mm2,P<0.01],其中第6周行CABG实验组的TH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其他时间行CABG实验组(均为P<0.05);心肌梗死对照组及第6周行CABG实验组的TH/GAP-4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其他时间行CABG实验组(心肌梗死对照组:81%±2%;空白对照组:69%±6%;第1、2、4和6周行CABG实验组:67%±4%、71%±4%、71%±7%和82%±2%,P<0.05)。结论犬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CABG可以减少梗死周边区心肌中神经纤维密度,尤其是4周内行CABG可以减轻梗死周边区心肌交感神经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手术治疗食管自发性破裂(spontaneous rupture of esophagus,SRE),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例SRE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中段食管破裂4例,下段食管破裂12例.16例均为1处破口,破裂长度为1.5 ~5 cm,中位长度2.5 cm;破入左胸11例,右胸2例,无胸腔破入3例;液气胸10例,皮下气肿5例.均采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食管黏膜层,不缝合食管肌层,大网膜包埋固定于破裂口边缘的食管肌层,胃底悬吊固定于膈肌顶,下段食管破裂患者重建膈肌裂孔于破裂口之上. 结果 发病至手术时间1h~3d,全组24 h内修补11例,24 h后修补5例.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无死亡患者,治愈率100%.中位住院时间为18.5 d.随访1~10年,无食管狭窄及癌变;反流2例,采用保守治疗均明显缓解. 结论 间断缝合食管黏膜层、大网膜包埋替代食管肌层、同时抗反流手术治疗SRE可以明显降低术后食管瘘、食管狭窄及反流等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方法和及时治疗的理念,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11年6月本科收治的16例食管自发性破裂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其中中段食管破裂4例,下段食管破裂12例。16例均为1处破口,破裂长度为1.5~5(2.6±1.1)cm,破入左胸11例,右胸2例,无胸腔破入3例,主要症状为胸腹剧烈疼痛、发热、呼吸困难及休克等,查体见液气胸10例,皮下气肿5例。结果全组24h内修补11例,24h后修补5例,均采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食管,大网膜包埋固定,改良抗返流手术。全组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无食管狭窄,返流2例,采用保守治疗均明显缓解。结论早期诊断和确诊后及时剖胸探查手术、闭合破裂口重建消化道并大网膜包盖固定、确保消化道连续性是治疗自发食管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