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型)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常规生化检查及辅助性T细胞(help T cell,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择儋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的EV71型感染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67例,重症型53例。另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健康体检小儿6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WBC计数、CRP、IL-2、IL-4、IL-6、IL-10和IFN-γ含量分别为(12.01±1.24)×10^9/L、(10.83±2.45)mg/L、(10.83±1.24)pg/ml、(11.43±1.46)pg/ml、(34.39±5.46)pg/ml、(10.32±2.41)pg/ml、(4.83±0.97)p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WBC计数、CRP、IL-2、IL-4、IL-6、IL-10和IFN-γ含量高于普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71型感染手足口病患儿WBC计数和CRP水平升高,且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和IFN-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饶雪梅  麦朗君  李丽华 《医学综述》2011,17(14):2229-2230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治疗效果。方法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试验组使用口服匹多莫德辅助治疗。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临床体征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和平均再次发作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2.8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4.52%,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扁桃体恢复正常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治疗时间为(8.14±3.16)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0.42±4.26)d,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再发时间为(3.18±1.58)个月,对照组为(1.96±0.68)个月,试验组的平均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RRI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延长RRI再次发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雪梅 《海南医学》2005,16(6):89-89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治疗方法多样,其中普遍采用口服思密达。我们采用口服思密达,同时加用思密达、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与单纯口服思密达治疗方法对比,能显著缩短疗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炎琥宁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 RVE)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8例RV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4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2组均治疗3 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TNF-α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9%(68/74)比78.4%(58/74),χ2=2.3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IL-6[(18.24±3.62)ng/ml比(25.36±5.25)ng/ml,t=2.425]、TNF-α[(20.86±4.28)ng/ml比(31.22±7.15)ng/ml,t=2.50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DH[(104.25±22.06)U/L 比(150.26±37.22)U/L,t=2.316]、CK[(84.25±13.57)U/L比(107.88±16.28)U/L,t=2.327]、CK-MB[(22.30±4.24)U/L比(32.26±7.14)U/L,t=2.426]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止泻[(3.56±0.78)d 比(2.42±0.53)d,t=2.316]、退热[(2.63±0.43)d比(2.11±0.32)d,t=2.472]时间较观察组明显延迟(P<0.05),住院时间[(6.23±1.42)d比(4.35±0.96)d,t=2.413]时间较观察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可较好地抑制小儿RVE炎症反应,缩短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有助于患儿心肌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饶雪梅  麦朗君  李丽华 《重庆医学》2012,41(17):1739-1741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松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评分、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临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呼吸肌麻痹、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感觉障碍和四肢疼痛方面的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率(81.67%)高于对照组(63.33%)。结论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丙种球蛋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更昔洛韦联合金银花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金银花颗粒治疗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实验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金银花颗粒治疗,更昔洛韦5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滴注5 d,同时口服金银花颗粒,每日3次(1~3岁患儿每次1 g,4~6岁患儿每次3 g),服用5 d。对照组予以阿昔洛韦15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滴注5 d。分别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1%(67/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3%(5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退热时间为(1.75±0.41)d,平均皮疹消退时间为(2.98±1.02)d,平均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3.12±0.86)d,总治疗时间为(4.32±0.87)d。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68±0.53)d,平均皮疹消退时间为(3.87±1.21)d,平均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4.09±1.42)d,总治疗时间(6.08±1.32)d。实验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总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9%和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12〈0.05)。结论:联合使用更昔洛韦和金银花颗粒治疗手足口病,能够显著减少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张文亮  饶雪梅  罗兰芳 《重庆医学》2015,(25):3572-3574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 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儿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 MPP 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匹多莫德治疗组(观察组),每组39例,另取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Foxp3基因表达使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调节性 T 细胞(Treg)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 Foxp3基因表达和 Treg 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 Foxp3基因表达和 Treg 细胞比例均出现显著升高(P <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个月内病情反复次数分别为(7.74±2.14)d、(7.74±2.14)d 和(2.04±0.76)次,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32±1.58)d、(4.46±1.62)d 和(0.82±0.24)次(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可以显著升高 Foxp3表达并提高Treg 细胞比例,纠正患儿的免疫平衡紊乱,有助于 MPP 患儿的恢复并减少其复发,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饶雪梅 《海南医学》2005,16(9):181-181
患儿女,住院号No.257,出生7天,因鼻塞2天、咳嗽1天入院。患儿2天来出现鼻塞,伴吃奶减少、烦哭。1天来出现阵发性咳嗽、痰鸣,偶有惊跳,无发热、发绀。查体反应可,鼻翼无煽动,三凹征阴性,胸廓对称,呼吸规则,双肺呼吸音对称,可闻及移动性干罗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RMPP患儿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7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比较两组疗效、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TFN-γ、IL-1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能够有效抑制患儿血清促炎症因子水平,并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的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更昔洛韦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FN-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CMV DNA载量。结果在治疗2 w末,观察组患儿血清ALT、AST、TBIL、TBA水平分别为(24.1±9.1)U/L、(24.6±10.3)U/L、(3.7±1.4)μmol/L、(24.3±8.6)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3±18.6)U/L、(58.3±26.9)U/L、(28.6±13.7)μmol/L、(38.5±15.4)μmol/L(P<0.05);血清TNF-α水平为(30.4±7.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7.5)pg/ml(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40.7±8.3)pg/ml和(39.3±7.9)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CMV DNA转阴率为100.0%,对照组为97.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在保护肝功能、降黄、利胆、病毒转阴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